官员乙道,“不过请殿下来帮忙是不是太草率了,我看他们一直在看,整理出来的没多少。”
官员甲“本来就是让他们看文件学习的,没指望能有什么结果。不过若能整理出来也好,资料那么乱,每次找起来都得头疼。”
官员乙“我看悬,主书花了那么长时间才理出那么点,不是好弄的。”
主要是太乱了。
李承乾也觉得中书省的资料太乱了
之前李承乾看的时候就发现了,那些文件是整理好的,但存在很多资料缺失的情况。现在他开始自己整理了,才发现光是将同一件事的相关资料找齐都特别难。
这时候书架还没有普遍应用,在线装书出现前,卷轴式才是书籍和文件的主要形势,保存也是卷起来后直接放在箱子里,只做了简单的分类,还经常有混乱或者遗失的。
一个上午下来,李承乾弯腰找资料,腰都直不起来了。
他用小拳头捶着自己的腰,问杜构和苏琛“你们找到了多少”
“我整理了三件事,少了两个诏书。”杜荷道。
苏琛“我也整理了三件,倒没有少诏书。”
李承乾自己找了四件事,少了一份诏书,还有一个破损了。
三人碰头嘀咕了一会儿,把少的几份诏书整理了出来,苏琛问“现在该怎么办”
李承乾毫不犹豫“找主书”
苏琛“”他还以为要三人合力再找一找呢。
李承乾理直气壮“主书对这里肯定比我们熟悉,说不定他知道这些文件在哪。而且我们刚才找得已经很仔细了,就算再找一遍,找到的可能性也不大,还浪费时间”
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呢,这样效率也太低了。
更重要的是,之前主书整理的那些也有缺
失,说明很多文件就是没有的,找了也白找。
杜构和苏琛被说服了,跟李承乾一起拿着记录去找主书,现成的资源,不用白不用嘛。
主书确实知道一些,他告诉李承乾他们,这上面有几份文件在门下省,其余几份他也不知道,可能也在三省六部的其他部门。
李承乾挠头“那你之前整理好的文件里缺的那些,是不是也在三省六部啊”
主书点头aaadquo很大一部分是。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现在这样七零八碎,为什么不放到一起呢”李承乾皱眉,“就算文件要给其他部门,你们就不留备份吗”
主书尴尬地笑笑“论理是要重抄的,只是前朝管理松散,有时候忙起来就忘了抄了。这里面有一些也是抄过的,只是时间久远,丢了少了也未可知。”
他不解道“中书省是中书省,门下省是门下省,资料怎么可能放在一起呢”
怎么不可能外面就是这样啊,各个部门的资料都要放到统一的档案室保管。
李承乾问“难道我们大唐没有统一的档案室吗”
主书“额”这个真没有
还能这么办吗
李承乾觉得可以如果早些统一管理,中书省的资料也不会乱成这样,还丢了那么多。现在中书省要整理,门下省肯定也要整理吧,其他部门是不是也要整理这不是浪费人力吗
李承乾跃跃欲试,想要写奏表了。
但现在他要先去其他部门找缺失的资料,然后再抄一份。
主书跃跃欲试“下臣能与殿下同去吗”
“好啊。”李承乾提醒他,“把缺失的文件列个单子出来,下午我们就去。”
中午是在中书省吃的工作餐,下午李承乾就带着小伙伴和奔赴其他部门。
首先去的是门下省,门下省的长官也是熟人,长孙氏的舅舅,李承乾的舅姥爷高士廉,还有一个虽然不是很熟,但也见过几回的陈叔达。
李承乾只是想找几份文件,都不用让陈叔达知道,高士廉就让他们进去了,另派保管资料的官员跟随,他还有其他要事要忙,就先走了。
主书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进来,兴奋地把单子递给门下省官员,请他帮忙寻找。
是的,他们自己就不找了,毕竟不是自己的地方,不方便其实是想偷懒。
不过李承乾还是观察了下门下省找文件的方法,发现和中书省一毛一样,都非常费劲。
李承乾问主书“如果能将资料整理得整整齐齐,就算不熟的人来了,也能很快找到想要的资料,就是前期要麻烦一点,你觉得有必要吗”
“太有必要了”主书道,“别看我现在找东西好像信手拈来,当初刚来的时候,每天找东西都找得头疼,花了两三个月才熟悉起来呢”
想到当初的手忙脚乱,主书戴上了痛苦面具。见李承乾有些惊讶,就爽朗一笑“没事,好在都过去了。”
李承乾“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问,你那样都叫信手拈来啊”
主书“”
李承乾你怕是没见过什么叫真正的信手拈来,他在动画片里见过外面的人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