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第 94 章 劝解(3 / 4)

李渊哈哈大笑“你还会缝衣裳”

“不会,但我可以学。”李承乾挺着胸脯道,“我看过阿娘做衣服,感觉不是很难”

李渊为小家伙的自信默了一下,拍拍他小脑袋“不用学这个,让绣娘做便是了,你好好读书即可。”

李承乾摇摇头“我要孝顺阿翁,亲手给阿翁做,大姐二姐也是这样的。”

李娴和李雅会经常做一些针线送给李世民和长孙氏,李承乾也收到过,他问她们为什么不让绣娘做,李娴和李雅就说自己做的才算心意。

他眼巴巴看着李渊,难道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吗

李渊“这天下女郎才要做针线,你若要亲手做东西送阿翁,可以换一个旁的。”

如果是水泥玻璃这种好东西就更好了。

“为什么女郎才要做针线”李承乾不解,“但是郎君也要穿衣服的吖。”

李渊“郎君的衣裳让绣娘或者女郎做就好,现在你有阿娘,以后会有妻妾,总不会短了衣裳穿。”

李承乾“为什么一定要别人做,自己做不可以吗”

“一般不可以。”

“为什么呀”李承乾歪头问。

李渊有些头疼地解释“男主外女主内,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女郎不能干活养家,郎君也学不了女工这些精细活计。”

“才不是呢,女郎也可以干活养家哒”李承乾知道现在百姓都要靠体力获取生存资源,但他很有信心,很快大唐就要变得不一样了,到时候女郎凭借智慧一样可以赚钱养家。

至于郎君李承乾抬起下巴骄傲地说“郎君也能学会精细活,我觉得我就能”

李渊“”

“行行行,你觉得能便能吧。”李渊无奈地抱起李承乾,巧妙地用自己的肩膀堵住他的嘴,这么多人在呢,一直说什么做衣裳,不怕人家笑话

众臣不笑话不笑话。

别说李承乾只是想做衣裳,便是真的做了也没什么,小孩子嘛,谁还没一两件黑历史

也没人把李承乾说女子能养家的话放在心上,都当他只是顺着李渊的话随口一说。毕竟有千百年的思维限制,女子怎么可能养家呢

根本不可能

没人在意,倒是看热闹看得不亦乐乎,看圣上被恒山王问得哑口无言,也是一种难得的乐趣啊。

到了吃饭时间,上次陪李渊吃烤土豆和土豆丝的诸位大臣才感受到了土豆和番茄的魅力,一个个努力保持克制,依然能看出吃得开心。

李承乾也吃得很欢乐,可惜他人小胃口小,没吃多少就饱了,只能瘫在椅子上看着旁人大快朵颐,羡慕地说“我要是大胃王就好了。”

“大胃王是什么”旁边的苏琛问。

“有的人特别特别能吃,大家就叫他大胃王。我听说还有一种人,他们天生就有两个胃,能吃下很多很多东西,永远都吃不饱。”

李承乾非常羡慕“如果我有两个胃,就可以一个胃吃东市,一个胃吃西市,不用分成两个休沐日了。”

今天也能多吃一点,不用看着别人吃。

众人“”

这个理想真是够伟大的。

吃过饭,下人把桌子收拾干净,李承乾就开始往外掏东西了,都是给李渊和孔颖达准备的礼物,包括但不限于番茄的保存方法、番茄和棉花的留种方法、棉花的使用攻略等等。

众人“”

别说,大家对这个礼物还挺感兴趣,认真地研究起来。

然后李渊惊讶地问“棉花还可以用来织布”

“对哒棉花织的布叫棉布,很舒服很好用”

李渊“你这么清楚,难怪之前用过”

“没有”李承乾眨眨眼,理不直气也壮,“反正我就是知道”

李渊点点头,也不再追问了,大致看过一遍话,就把册子交给孔颖达。

说到孔颖达,这次他也立下大功,李渊当初承诺过,如果孔颖达把土豆好好种出来了,他一定会厚赏,现在就是兑现的时机。

于是李渊问孔颖达“你想要什么”

孔颖达恭敬地说“下臣只是听吩咐办事,此事功在王爷和大郎君,圣上若要奖赏,就请奖赏他们吧。”

李渊看了李世民一眼,淡淡道“他们有功劳,你也有功劳,不必推辞。”

孔颖达“是。”

此事还需再行商议,现在要紧的是三种作物的推广试种。

就像棉花一样,番茄和土豆的种子也足够多,不能只在庄子种植了,需要在小范围内让百姓进行试种。

选哪个地方、怎么分配种子、朝廷该如何要求百姓、为他们什么支持,种出来的种子又该如何收回,这样的问题需要日后慢慢讨论,李渊的意思是,让孔颖达最了解这几样作物,让他做为主官负责推广。

这是个好差事,但孔颖达了解自己,他连教书都教不好,更办不好这样的差事。于是推辞不受,最多只愿意做副手,技术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