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不是为了这个,听说您前些天差点被马撞了是不是”一个头发花白的阿婆把一袋包子塞到他手里,“肯定受到惊吓了,多吃点好吃的补补,这是草民自己做的,不花什么钱。”
旁边的大叔附和“阿婶自己就是卖包子的,您只管收着。”
顺便把一袋小吃塞给李承乾“这是野兔干,比包子有营养,您多吃一点。受惊了就多养着,不用着急弄水泥和书。”
还有人觉得李承乾被亲大伯和亲叔叔谋害,可能会因此伤心,便用身边的例子安慰,各种争权夺利引发的恶事,衬得疯马事件都没那么可怕了。
围观群众被按头喂瓜喂到撑,李承乾也听得津津有味,又耽搁了一段时间,才抱着一堆吃食离开。
李素立正好也要去西市,蹭李承乾的马车走一段,一上马车就埋头刷刷写字,把刚才那暖心一幕记了下来,感慨道“王爷素日对百姓的心,今日得到回报了。”
李承乾没说话,把收到的吃食分给几个人,小厮连忙上前“大郎君,让小人先吃吧。”
李承乾摇头“不用,没事哒”
他相信那些人不会害他,但也不是盲目自信,有七十八郎在,不可能有人悄无声息给他下毒,这些吃食都是没问题的。
几人吃得香喷喷,李素立也一边写笔记一边吃包子,然后笔下的内容就变成了“肉质鲜嫩弹牙”“香醇可口”。
李承乾无意中瞄到,嘻嘻笑着提醒“李记者,要实事求是哦”
李素立“”
几天后,长安日报登出了李素立的报道,果然写到了物化生教材和阿婆的包子,很快引起百姓关注,带货记者重出江湖,实力还是不容小觑。
与此同时,两条水泥路也修得差不多了,平整的水泥路在皇城前汇聚,各自笔直地延伸向远方。
百姓对这两条水泥路交口称赞,声音也传到了武德殿。
李元吉冷笑一声“奇技淫巧罢了,声势再浩大,也没什么大出息。给我准备马车,我要出宫一趟。”
李元吉跟太子一样,一直住在宫里没搬出去,武德殿就是他的齐王府。
荣宠自然是荣宠,但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他要谋划什么事,或者秘密见什么人,就得去外面找个地方。
今天便是如此,他要去见裴寂,却不能在宫中见面,只能另外找个地方。
在宫门口坐上马车,还碰到了另外两辆马车,能看到里面是两位脸熟的官员。
是的,他看到了。
玻璃发现到现在,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玩法。比如在马车的窗户里面镶嵌玻璃,关上窗户与平时无异,觉得闷了就打开外面的木窗户,只留下里面一层玻璃,如此既能看外面,也不会吹到冷风。
如果不想被外面的人看到,还可以在玻璃里面再加几层纱帘,三全其美。
最近长安很流行这样的马车,但李元吉用不了,因为李渊说了,不允许他用李承乾发明的任何东西。所以他只能将窗户打开一条缝,忍着透过缝隙扑到脸上的冷风,看别人舒服地欣赏外面的景色。
李元吉冷哼一声“不就是个马车吗”
不看外面又怎么样,以前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不用玻璃窗户、不看报纸、不用墨笔、不用线装书、也不看印刷书、不吃铁锅炒出来的菜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前没有这些东西,他的日子也过得好好的。
比如现在,就算马车不太舒服,也不影响他和裴寂见面。
李元吉不屑地哼了一声,干脆关上窗户闭上眼睛假寐。
马车却突然停了下来。
李元吉眉毛一皱“干什么呢”
车夫“王爷,前面铺了水泥路。”
“水泥路怎么了,走不了马吗”李元吉语气不善。
“能跑得了马,就是”车夫弱弱地说,“水泥是恒山王造出来的,按照皇上的意思,您”
李元吉“”
靠没想到这一点
李元吉沉默片刻“从别的地方绕过去。”
可惜的是,朱雀门前这条东西向的大路横贯长安,全都铺上了水泥,东接城东春明门,西到城西金光门,将李元吉和南边大半个城隔开了。
李元吉“”
最后李元吉只能倒回去,从城西北部的通化门出城,再从城西南部的延兴门进城,绕了大半个长安。
等到了和裴寂见面的地方,距离他们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时辰,裴寂差点以为李元吉失踪,已经派人找过两回,只差进宫告诉李渊了。
且因为他们约定的时间本来就不是很早,这一耽误就更晚了,因为第二天还要上朝,也不能在外面留宿,匆匆说了几句话就分开,李元吉匆匆忙忙往回赶,差点就被关在城外了。
回去之后,李元吉直奔御书房向李渊哭诉“他们肯定是故意的,这让我以后还怎么出门”
李渊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发展,目瞪口呆一会儿,才淡淡地说“此事确是你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