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那可都是忠心耿耿的人物。
含璋身边的孔嬷嬷还有墨兰墨心都赶上来了。坤宁宫里有另外两个墨兰墨心亲自调教的大宫女守着。这两个人,一个叫子秋一个叫子佩,都是不错的稳重孩子,叫她们守着,宫里还有太后在,含璋不担心的。
还真是福临说的,一切都给她安排妥当了。在外头和在宫里竟是一样的,所用的东西都很齐全,从没有感觉有短缺的时候。
一切都很用心。可见不是匆促行事,至少是提前了月余的准备。
含璋好奇,还问福临了。
“我不问你带我去做什么,只问你准备了多久,这也不能说么”
福临笑道“这个可以说。”
他道,“大约是在你第一回和博果尔说宝日乐的时候,朕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那时候还只是想一想,没有想好。这数月以来,想法渐渐成形,准备也做好了,就想着带你出来了。”
这么早啊。
含璋心里隐隐约约有了一个猜测,只是不知自己猜的对不对,也不知道福临是不是这个意思。
她凑过去亲了亲福临的唇角,然后故意移开视线,轻轻撩起车帘,看外头从未见过的风景,也不知道自己被带去了哪儿。
“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呀”
含璋不过是自言自语,却没想到等到了福临的回答。
“去昌瑞山。”含璋转眸,才发现福临到了近前来,正望着她温柔的笑。
昌瑞山,名字好耳熟,只是一时竟没有想起来是在哪里听过的。
这个时节的昌瑞山风景很漂亮。峰翠日茂,山景怡然。
风光正好,温度也正适宜,含璋的衣裳都是福临预备的,很适合在外头出行的时候穿,不会影响含璋的行动和走路,而且还是很漂亮的衣裙。
含璋身体健康,又是正当年的小姑娘,说说笑笑的,竟也不知不觉跟着福临爬到这片山的山顶上来了。
福临身体强健,上来一点问题都没有,连一滴汗都没有出,倒是含璋,有了一点汗意,福临拿了帕子亲自给她擦汗。
上来之后,在一片山荫处,含璋就在先搭的凉亭里瞧见了,底下正在动工呢,不知是什么大工程。工匠还挺多的,进进出出的都是人。
昌瑞山。
也不知是不是山风太过凉爽,一下子拂出了含璋灵台的清澈。
昌瑞山脚下,不就是后世的清东陵么。
望见含璋赫然投过来的眼神目光,福临轻轻一笑,过来将人的腰身搂住了。
福临的手指往山脚下虚虚圈了圈“前几年腾不出手来,不能修建陵寝。地方也没有选定。所以迟迟不曾动工。”
“之后,朕就定了这片地方。入关后,大清的皇帝,皇后,太后太妃,还有妃嫔们,都会葬在这个园寝中。”
“带你来瞧,是让你认认地方。别害怕,含含,生前之地,和死后之地,都是一样重要的。不管怎么样,朕都是会陪着你的。”
“生同衾,死同穴。朕一直都会和你在一处的。到了那个时候,朕会将一切都安排好的。朕会下旨,将朕与你放在一处。咱们好好的活着,但也不必忌讳生死,朕不会让你等太久的。天上地下,人间俗世,朕都是会护着你的。”
福临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还带着含璋来看,不是要让她害怕的,是要让她知道,哪怕有一日,那天真的来临了,也不要心生恐惧,他不会食言,一定会陪着她,护着她的。
人人都口称万岁爷。皇上万岁,皇后千岁,其实这长生哪有这么久的呢
总有一日是要离开的。福临深知这一点。生前死后,他都不能让他的含含受委屈的。
这是帝王的浪漫。
福临要将他们安放在一个棺椁里,躺在一处,他抱着她,她就不会害怕了。
何况,有董鄂氏的事情在前,怎么就知道死了就一定是死了呢
死了就一定结束了吗或许会是另一个开始呢
福临心中有些不成型的想法。只是此时尚未得到确定,就不好拿出来与含璋说了,怕她有了幻想,将来却又不能实现。
这样风和日丽的春天,天朗云清,惠风和润。
两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一个十八岁的皇帝,和一个十六岁的皇后,在昌瑞山的山顶吹着风,满脑子的一览众山小,却在讨论着死后之事。
含璋心里不怕了,反而觉得福临有些认真的可爱。
她心里揣着感动,却搂着福临的腰,仰着头问他“等你来了,我会不会都腐烂了一个腐烂了的老太太,多难看呀。”
福临垂眸轻笑“不会的。朕会安排好。有一种珠子,放到你嘴里,便和生前是一样的。怎么会腐烂呢。到了那个时候,在朕眼里,你也是最最漂亮的含含。朕会让他们把朕摆好,让朕抱着你。”
“后人时时养护,朕与你,可万年如生。”
含璋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牛啊。
这么珍贵的东西,那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