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转身策马奔驰。
直到远得再也看不见那些人,江流才停了下来,伸手抹去头上的汗,松了一口气。
仿佛劫后余生。
却又有些不忍心。
他回头看向那渺小的城,心头思绪万千,最后还是带领着团队继续前行。
被他抛在身后的西番哈咇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臣民们练习着江流流留下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坚定自己,慢慢变得武德充沛起来。
而那座观音禅院哪怕因为灵泉的缘故没有推翻,也还是被摘了牌匾,砸了佛像,来往之人络绎不绝却没一个人是前来参拜的。
这些变化江流虽然不知道,也能猜到几分,他却没有那个精力去关注了。
出了大唐以后遇到西方国家大多都不紧凑依靠在一起,一个城池和下一个城池之间可能根本没有人行走。
西番哈咇国就是如此。
西番哈咇国像是遗落在这片荒芜里的珍珠,人口繁多,又能够自给自足,并不需要与外界接触沟通。
以至于与外界相连接官道都非常荒芜,有时还会有狂沙飞舞。
骑马奔驰了三个多月,这一路上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更别说住宿和吃喝了。
没下雨的时候还可以幕天席地的直接往野外一躺,下雨的时候就只能找找有没有什么山洞洞穴,食物更是全靠悟空每日去花果山摘桃子回来吃。
幸好早春已经过去,果子已经成熟,否则他们想吃桃子充饥都吃不到
此时天已经黑了,几人还没有找到住宿吃饭的地方,骑在马上越发的没了精神,也不策马扬鞭,哒哒哒的随着马匹用自己的节奏前进。
释道玄突然问到“你是不是早就知道西天取经就是一场有预谋的骗局”
江流看了他一眼,这种明摆着的事情他才懒得回答,也就只有信佛信到傻的和尚们没发现。
“出发那天,唐王和你说了什么”
问题没有得到回答,反而问得一个问题。
释道玄回答的很快,他一直记得唐王说了什么“唐王希望我能写一本路上的见闻录,如果能自己编写经书就更好了。”
江流一听,来了精神,问到“不知水陆大会前后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释道玄作为有名的高僧,还是长安周边的高僧,自然是经常会被陛下召见的。
更别说唐王夜不能寐,第一个找的就是释道玄。
来龙去脉,就没有释道玄不清楚的,他的消息自然是最灵通的。
不像江流,原本作为一个武僧,就有点儿只爱动肌肉少动脑子,哪怕长安要召来水陆大会,他也没怎么关注缘由,后来因为不是自己本意想去西天取经,也就磨磨蹭蹭的,更不知道这事的来龙去脉。
听听说书哪有知内情的人说的准确。
释道玄也不知道江流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但是他也没迟疑,直接就说到“起因是泾河龙王私人情绪下错了雨,违犯天条,要被魏征斩首,被人指路前来求唐王人情,拖住魏征。”
江流一听,这里面又是龙王又是魏征的,直催释道玄讲快点。
孙悟空也压低了云头,听着释道玄讲古。
“玉帝下旨使魏征离魂,梦中斩龙王,害得陛下失信于人,龙王上了阎王殿喊冤屈,陛下地府还魂,遇到亡魂无数,纠纠缠缠,夜不能寐,所以才要办一场水陆大会超度亡魂。”
再后来的事情,江流自己也清楚,就没催释道玄细说。
你看看这故事来龙去脉,多简单清晰。
犯了错的是泾河龙王。
定下斩首官却是人臣魏征。
中间一个转手,有人叫这龙王去求陛下。
陛下这头应了,上头又让魏征梦中斩龙。
泾河龙王丢了性命,唐王陛下入了套子。
倒是比菩萨使的仙人跳要高级得多。
从一开始点魏征做斩首官就已经在挖坑,后面使魏征离魂斩老龙自然就成了玉帝指令不可违抗,维护的是帝王尊严,一切名正言顺,还叫人挑不出错来。
但是唐王陛下也是个人精,座下能臣无数,又怎么看不穿这点小把戏
他看穿了也没有用。
因为这是玉帝下旨,又是菩萨下套,为了就是扶持佛门宣扬佛法。
他就算有冤屈也无处可申。
他还敢偷偷摸摸的搞小动作都属于胆大包天的,不知道是不是背后有什么依仗。
不过,唐王对释道玄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不是这里面有可操作性呢
江流想了想,又问“那你能编吗”
释道玄“什么叫做编这都是我的心得感受好吗”
江流不甚在意的摆了摆手“那我们到下个城池的时候,多给你买点纸。”
释道玄点头,又问他可不可以写一些关于江流的事情。
江流点头。
得到允许,释道玄又问“你当初为什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