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可能吧,毕竟是参加别人的百日宴哎
信息来的非常轻松,以至于大家都有点懵,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常喜明先应声下来。
“好好好,那他们家在哪我们准备去参加他的百日宴。”
“往里面走,看见第三个岔路口,左拐第三家就是。”
“他们家旁边有一家买猪肉的。”
几个老人家七嘴八舌给出答案,随后又道
“你们现在去吗”
“需不需要带路啊”
“你们是老赵他家的亲戚”
常喜明一个一个回答大家的问题。
他虽然在仁安街住过,但是已经很久没过来了,只记得布局。
几个人一说,常喜明就隐约将位置想清楚。
他摇摇头,回答几个人。
“现在不去,我们去准备点礼物。”
去别人家贺喜总不能什么都没带。
街口的老人点点头,和一行人告别后,继续坐在街口聊天。
八个人也走进老街。
仁安街的地面是青石板路,街角的缝隙也生长着嫩绿的苔藓。
街道两边是一家一家的铺子,有成衣铺,有零食铺
常喜明转头看向其他人,“你们觉得送什么礼物比较好”
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他们没有多少这种经验,不约而同求助几位前辈。
罗嘉锦看向一旁的成衣店,开口道“买几套衣服,小孩子都长的很快。”
几个人齐刷刷点头,但是肯定不能都送衣服,还需要有其他选择。
沈平又道“还有长命锁或者银镯子,沈向城小时候就收到过这些。”
几个人再次点头,在心底记下。
常喜明点点头,思考着说“也可以买一点婴儿床上用品,学步车还有很实用的,红包。”
姜空眼睛一亮“红包好,想买什么让人家自己买,还避免出错。”
几个人商量一番后,决定几个年轻人都包红包,其他人分别准备他们说的东西。
确定好后,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
“节目组有给经费吗”
姜空转头看向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沉默。
姜空本来也只是随便一问,工作人员沉默却让众人眼睛一亮。
沈平立刻道“那就是有经费”
其他人灼灼的目光也快速看过来。
他们身上是没有现金的。
工作人员拿出五千,目光有些幽怨。
导演吩咐,如果他们没问,这笔钱可以不提,到时候分她一千。
没想到姜空这么快就问了。
工作人员痛失一千
仁安街很长。
常喜明以前在这边生活过,就带着大家一点一点介绍。
这边以前是出租房子的地方,现在因为很少有人来,已经空了。
那边有一家早餐店,便宜实惠又好吃,现在已经换成了家常菜小餐馆。
大家一路听着,一路看,偶尔看见熟悉的店铺还会进去瞧一瞧。
很快,大家就将东西买齐,眼看着时间还早,逛起来就更加自在。
常喜明左看看右看看,目光有故地重游的兴奋,也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这边”
常喜明指向路边,“这边以前有好几家字画店,有的只卖字,有的只卖画。”
“有的字画都买,还有的会在二楼开一个兴趣班,教学字的小学生。一放学店里就叽叽喳喳,吵的不可开交。”
“我以前就喜欢字画,所以经常光顾,也在这边结识了我的一个好朋友,温鸣。”
常喜明说着,忍不住轻轻叹一口气,抬起头,前方是一个已经关闭的店门。
“文记斋。”
他念着上面的字体,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对,就是这里。”
已经关门好久了
看样子,物是人非啊
呜呜呜莫名有一点酸楚,怎么回事
温鸣这个名字好熟悉啊。
我也觉得温鸣,总感觉像在哪里听过
百度到了,书法大师,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大佬和大佬都是朋友啊
我也想起来了,我用的毛笔字字体就是温鸣老师的
姜意抬起头,看着十分熟悉的店门,默默又垂眸。
姜空看着刷着漆的双开大门,久久没有收回目光。
常喜明还在继续。
“文记斋是我的老朋友的店面。”
“他书法很好,不过时常跟我念叨说下辈子再也不写字了。”
“但是现在该写还是会写。我记得以前,我还住在这边的时候,他经常在快过年时,拿着笔墨在门口给周围的人家写对联。有时候拉着我一块,陪他一起从白天坐到晚上,排在前面的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