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发展 画中顾璋策马奔驰,手持雷鞭朝着……(3 / 4)

他记下这个,倒也没太往自己身上揽责任,很快就恢复过来,还好奇戳戳他腰间的白藤“刚刚就是用的这个吗”

“我之前还觉得这个图案款式有点奇怪,没想到竟然这么长,还是个武器”

顾璋拍开他的手。

金瑎反而更好奇了“这看起来也太帅了,唰的一下就抽出来,还能打到那么远的人,给我看看呗”

他觉得这个太酷了,“这比你之前想出来的那些玩具都有趣,我能学会吗”

他也想学

顾璋望着金瑎的星星眼,无奈道“你先把骑马学好,得了你爹的宝马再说。”

金瑎还是有点眼馋,“不能一起学吗”

这可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学的,因为白藤的特性,甚至比一般的鞭子用起来都难上数倍。

但也因为如此,也会有更多变幻莫测的招数。

顾璋淡淡道“学这个可比学弓箭要吃更多的苦,你真要学”

金瑎顿时抱着自己酸酸软软的胳膊,苦了脸“啊”

京城。

今儿皇上在早朝的时候,向百官宣布了宁都增产的具体情况,还有后续推广至全宁都的安排。

这些信儿早在宁都增产的时候,就已经让他们都震撼过一遍了。

不过今天有个新东西。

那个研究出宁都增产法子的顾璋,竟然写书了

写的还是宁都增产的经验,还有在整个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户部尚书下了朝,就急匆匆派小厮去把两本都买了回来。

若这个增产经验能让各地都提升产量,他户部岂会这般拮据

兵部的将领们也难得跟着文官们一起进了书肆,去在一堆文绉绉的书里,选顾璋所撰写的经验。

“掌柜的。”威武大将军喊。

掌柜连忙笑道“咱书肆最近可没上兵书,也没上占天卦象之类的书。”

“我来买宁都增产经验还有那个要注意的点,一样给我来十本。”

他买回去好好看看,再分下去给手下的兵看看。

万一有人能看懂那小子的法子呢他还听说里面还有有关天象的东西。

掌柜委婉道“实在不好意思,暂时都卖完了。”

威武大将军惊“谁买走的”

他下意识怀疑是朝中人,还想着问问,若是认识,就上门去讨一本。

掌柜笑道“这可多了,有京城附近村子的百姓,在京城中苦读准备科举的学子书才到京城,风声才一放出去,就被抢光了。”

在威武大将军身后进来的官员,都忍不住问“怎么没多备点这么快就卖完了。”

再催也没用,只能等再刊印送来。

于是幸运买到的那些官员,纷纷都迎来了同僚、上司等“好友”上门拜访。

围读倒是很有氛围,还能商讨一二。

“你们看这里,他家乡永河村,这次收了三石七斗,就是试了这个法子。”

“看起来有点奇怪,他是怎么想到的”

“我觉得看起来好像不难,我都想在我家庄子里试试了。”

与普通农人读后只想顺着来做不同,这些读书人都蠢蠢欲动起来,还有的产生了些奇思妙想。

若被他们也研究出了什么,那可不得了,不仅有利于民,还是现成的功劳。

书也不厚,很快就翻到最后一页。

顾璋的“温馨提示”赫然闯进眼里,那种“瞎搞的别来沾边”的嫌弃感,让人不由的笑骂几句。

各地都发生着类似的事。

许多人捧着顾璋所出的宁都经验,反复的品鉴。

即使早早听说过主要是给宁都的人看的,别的地方都不一定能奏效,减产还不负责,但还是忍不住买来看看。

不说别的,这可是成功让一府之广的土地上种植的主要粮食产量倍增的人,亲手落笔写下的经验

当年秋闱很快进行,随之就是抢收抢种。

宁都经验紧锣密鼓的推广,这次要从每个县两个村,推广到整个宁都,推广到宁都的每一块田地。

翻过年来,又是新的一年。

顾大根和顾三树因为推广经验得力,官升二级,从九品升到了七品,连带着秋娘和王氏的诰命,也都往上提了提。

尽管七品听起来也不大,但许多读书人辛辛苦苦念一辈子的书,也不一定能有这个成就。

加上顾家因为增产在宁都的威望,在宁都这片地方,几乎可以横着走了,即使更高品阶的官员,都不敢小瞧了顾大根他们。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们家虽只一脉单传,但日后定要飞黄腾达的。

这年。

虎头也从村里出发,跟着商队前来府城参加院试,考取秀才。

他带着大包小包,从租的车上跳下来,敲开了顾家的门。

本还有些局促。

但顾璋见面,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比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