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炎热 做能让人凉快点的东西。(3 / 5)

大哥来帮你收麦子来了。”响亮的吆喝声远处传来。

顾璋抬眼朝不远处望去。

永河村已经恢复了宁静,但下田干活的妇人更多了,甚至有妇人将孩子绑在背上,弯腰一刻不停的割麦子。

像是王幺妹这样能找到娘家大哥、或者婆家其它房的兄弟来割麦子的,已经是比较幸运的一波了。

“你们村麦子长得好”

“我这一握下去,就感觉肯定收成好。”

一旁有永河村的汉子回道“那可不,自从前两年丰收之后,咱听了小石头的话捯饬地里,又分了好良种,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多。”

“我家去年多了两斗”

“我家虽然去年只多了一斗,但是感觉今年不错,说不定能有两石”

说起这些,地里的汉子和妇人们干活都有劲儿多了。

“小石头,你看俺这块地,伺候得好不有没有可能收两石”从前一起玩的狗蛋朝这边喊。

他虽然还是半大小子,但是缺劳力的家里,已经下地干活了。

虽然只种了一个月,但是他毫不客气的说是自己伺候的,毕竟那些麦粒都是他眼看着鼓起来了

有些娘家兄弟多,从附近村来帮忙的汉子都惊讶的直起腰来,左看看右看看,好奇问道“你们永河村的小神童也在”

他们啧啧称奇,“小神童难不成也下地干活”

十里八乡谁不知道永河村的药山都羡慕得不行

怎么也没想到,今日居然能见着小神童亲自下地。

顾璋远远看着狗蛋跳着朝他挥手,招惹来了一堆视线,无奈应道“有,狗蛋你伺候的好,我瞧着有。”

狗蛋立马得意转身,冲家人道“爷你听到了吗小石头说我伺候的这块地能收两石”

顾璋说完继续捡麦穗,但这话却一石激起千层浪。

弄得整个村子都兴奋起来。

狗蛋那半大小子中途接手,头一年种都能有两石,他们难道还比不上个新手生瓜蛋子

两石明显是个分界线。

头年虽然各家都稍微多收了一两斗,但是毕竟也是一石斗,听着就好像变化不大的样子。

若今年再多一点,突破两石,那感觉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这样的动力下,他们手里的镰刀飞快,甚至都出现了一道道残影。

没几天,被碾得平平整整的晒谷场上,就已经堆满了一袋袋处理好的粮食。

“两石一斗”

“刚刚好两石”

“我家也收了两石一斗三升”

激动的声音蔓延在晒谷场上。

顾家不用交税,也就不用上秤称,但是顾家人心里都清楚,他们家收成已经接近两石六斗了

他们在家里,拿自家的石斗一点点称出来的

顾大根都笑傻了,笑得脸上肌肉酸痛,吃饭的时候都合不拢嘴,差点把饭给洒了。

他双手一个激动,双手抱住顾璋的腰,把他高高的举起来,激动得无以复加“小石头”

他家小石头也太厉害了

这才在家里多久菩萨都高兴成这样了

因为丰收,村里飘荡的愁云散了许多。

不少人都凑到一起,商量着要不要卖些粮食,置换些东西,给家人送去。

“听说边关冷,要不给他爹把旧夹袄拆了,加厚些送过去”

“我觉得要做鞋,也不知道军队发不发鞋,带去的穿破了可怎么办,他也不会做鞋。”

“要我说咱直接寄点钱,有银钱需要什么买什么。”

永河村恢复了热闹。

顾璋也准备出发了,五月底开始抢收,等忙忙碌碌全部弄完,已经六月底近七月了。

院试八月举行,他打算提前点出发,留足时间。

顾璋在书房里收拾。

经过两年时间,书房里也大变样。

里面添置了许多顾老爷子做的东西,有放在书架边上挂着的草编小蚂蚱,有挂在窗户边的风铃。

朝两边推开窗户,入目遍是起伏的群山和望不到头的碧蓝苍穹。

“哒哒哒叮叮”

风拂过山峰和草地,碰了碰风铃,吹进了书房里。

顾璋衣袍翻飞,感觉一阵清凉舒适,吹着清凉的小山风,他一点点的整理要带去的书。

“吁”

他忍不住朝窗外看去,那里有一辆熟悉的马车。

这辆马车曾无数日夜,接送他往返于永河村与县城。

姜武从马车里跳下来,朝他看过来“老爷让我给你送来的。”

他已经放弃挣扎了,他是劝不动了。

顾璋单手一撑,利落地从窗户翻了出去。

“我已经找好商队了,会跟着商队一起出发。”顾璋摸了摸马儿的脖侧。

姜武把马绳塞进他手里“坐商队的马车,哪里有自家马车坐得舒服你也没时间给红枣再做个车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