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呢, 其实就经把我们课所讲的第一部分内容的前半段讲完了。”
各个位面中的观众们对轻描淡写的“玄武门之变”几个字反应如何,李晓诗是无从得知的, 她依旧按部就班地说着早准备好的内容。
她低头向课“这一次的课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第二部分是女皇武则天,第三部分就是之后要说到的元盛世了。”
“隋末乱世, 各路起义频频,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员李渊趁势反隋, 618年, 李渊称帝, 定都长安,大唐王朝就此建立。随后唐王朝接连消灭了各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全国。”
“626年, 李世民即位,次年将国号改为贞观,这, 就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了。”
课上是没有提到玄武门之变的, 对于消灭各路势力平定全国也只有一句“李渊称帝随后消灭”。
但通过刚刚李晓诗的讲述,天幕前的万万千千观众们都知道,什么李渊消灭、什么唐王朝消灭,那几乎就全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正当李晓诗要把进度无缝拉入课时, 她到了屏幕上的弹幕。
李渊是做了什么,让李世民发起政变的啊
他的太子不是李世民吗。
玄武门之变是怎么样的, 李世民杀了太子么
李世民是怎么成功的,太子没有己的势力来反抗吗
了一会儿, 她“唔”了一声“嗯玄武门之变嘛这个其实上课的时候师有作为课外补充和我们提过一点,下来之后我也有己去搜着, 但觉得和这节课没有太大系,所以打算跳过的。不过如果大家想知道的话,我可以简单说说啦。”
“武德九年,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心腹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击杀了太子李建成和一个弟弟,李元吉。之后,李世民被册封为皇太子,节制天下兵马。再后,李世民登基为皇帝,奉李渊为太上皇这就是玄武之门之变的经过和结果。”
李晓诗没说的是,在击杀李建成李元吉后,李世民带着人去见李渊,告诉他太子和李元吉准备谋反,被击杀了,后要来保护李渊的安全。等于是变相地逼了李渊一把。
但她不说,该懂的人也会懂。
刘彻就乐了“蠢货,己举棋不定,最后又让儿子来代替做出选择。”
活该。
“至于李渊做了什么呃。”李晓诗指尖拨了拨书边角,也有点不知道怎么说,“大概就是又想用李世民,又担心李世民权势过大不好掌控对李世民和太子的系处理得也不好不过他具体做了什么的话,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因为相的内容都记载的很碎,前后好年呢,不是在一会儿间就爆发的。只知道李世民好像接连受到打压像是把秦王府从太极宫迁出去这种,且李世民的心腹,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这些人,要么被刺杀,要么被贿赂,要么被诬陷入狱,要么被贬谪,反正就都也被当成李世民的爪牙一样要挨个拔掉。武德九年的时候,是李世民听说太子和李元吉他们在设计夺走己手中的兵权,所以就先下手为强了。”
想了想,李晓诗还是把知道的其他东西也一起说了出来“其实李渊一始对李世民真的不差的,他一直都挺宠儿子的,当时了李世民很大的权利,就前前后后的这些封赏就知道,且他还了李世民设官署的权利,又是天策上将又是秦王的,还能骑马进宫,弓箭刀兵之类的也能带着,更是有李世民所发敕令可以和皇诏一起的诏敕并他当时真的很倚重李世民。”
所以,也可能正因为这样,换任何一个人来,都会难以接受己之后被如此对待。
更别说是李世民这样一个人了。
杨坚听得表情分外精彩。
喔喔。
李渊,好厉害啊。
亲手把二捧到这样的地位,又嫌太高了,还想用太子的手把人压下去。
天下都基不是你己打的还想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哪有这样好的事
换句话说,当初捧二的时候,就没想过太子的处境么就不会想想以后的境地么
还是更阴谋一点他就等着二什么时候死在战场上
就可以既全了父子亲恩,又圆了君臣之义
还是那句话他怎么那么能想呢
什么都想要,怎么不去当天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客气地说,玄武门之变这场兄弟阋墙的祸事,纯粹就是李渊一个人的题。
死了两个儿子,都是李渊作受
贞观年间。
李世民坐在观天台上,捧着茶杯,半晌
无话。
即是亲身经历过,即经从旁人口中听过许遍,即经过去了好几年,但,再次听到,他还是无法轻易释怀。
胸膛中似乎有一团驱不散的雨云,他的心脏都蒙上了灰沉。
当年之事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