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别的人要高贵吗
秦臣中,许多人都在这一刻微微沉默了。
王侯将相当然并不是一生来就是王侯将相的。
即便在春秋战国时候是,可到了他们这里,秦早就废除了贵族世袭制,王侯将相再厉害,他们的孩子也不可能一生来就是王侯将相更不用提,他们这些“王侯将相”中,又不是没有布衣之士一步步走到如今的。
布衣,虽然用许多人的眼光去看,地位确实是比普通的农人要高一些的,但也差不多就那样。只要不是贵族,不是世家出身,那就都没什么区别。
那么为什么,他们能够来成为“王侯将相”,百姓就只能是不能识字读文、只能背负着沉重的徭役,日复一日劳作的群体了呢
他们之中难道就不会有、学习了文字和道理之后,能够治理一方水土的大才了吗
大秦如今如此缺少人才,可他们不愿意去循照旧例使用在当今身为读书识字主要群体的六国旧贵族。
可如果不用,又要去从哪里弄来那么多上至中央朝堂、下至郡县村落所需要的官吏呢
他们的陛下明明用人不介意出身,那么在这些不被允许识文知字的无数人中,又会有多少,一旦得到机会之后,就能够成为王侯将相的人
有人心中微动,却又不想放弃对贵族和百姓的区别对待,一时有些犹豫。像这样的有很多,但也有个别的是在沉思过后,决定将观点论点整理一下,之后试着向陛下进言一番看看的。
反正他们陛下不杀功臣,也基本不杀还有用的大臣,所以只是进言的话,倒也不危及生命。
如果不同意,那就收回来不再提就是,如果同意,那或许是可以帮助大秦走出眼下困局的开端。
“伐无道,诛暴秦。”
“就在陈胜吴广建立政权后,各地郡县的百姓,纷纷杀掉了当地的长吏,响应他们的起义。”
“陈胜吴广的军队气势最盛的时候,直逼咸阳城,秦二世紧急调取大军反击。秦始皇虽亡,但秦的正规大军又怎么能是农民们能够抵抗的呢起义军缺少后援,最终还是失败了。”
陈胜吴广虽然听到了这些话,但却没有为此感到失望。
他们做过,他们拼过,他们反抗过。
他们是“举起反抗旗帜”的第一人。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全国各地反秦的浪潮却已经形成了,并且越演越烈。而在他们之中,脱颖而出的两股势力,一个是刘邦队伍,一个是项羽队伍。”
“项羽骁勇善战,力能扛鼎,也是灭秦的主力之一。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一带的反秦队伍被三十万秦军包围,他带了两万人去救援。在过了漳河后,项羽命人把船弄沉,把锅砸掉,每人只带了三天的干粮,以坚定决一死战的信心。这场战局中,项羽军人人以一敌十,成功打败了超出己方数倍人数的秦军,以少胜多,歼灭了秦军主力。自此之后,秦军再也无力回天了。”
“与此同时,刘邦抓住机会,带兵直攻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出城投降。威名赫赫的秦朝,仅仅只存在了十几年,就彻底消失在了时间门的长河中。”
秦朝上下,君臣尽皆沉默。
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自长平之战后就堪称所向披靡的秦军,在不久后竟也会有被打得落花流水的一天。
而且还使得秦的统治者出城投降。
虽然没有说是谁,但这个时候了,肯定不会是胡亥了,不然就以秦二世称呼了。
可是陛下的子嗣尽数被胡亥屠戮,新的统治者,那位甚至都没有被后世的“史书”提上一笔的“秦三世”,又会是谁呢
泱泱大秦,竟然真的在十几年间就彻底被摧毁了。
那么他们又能做什么,来阻止这个“将来”的到来呢
一开始听什么“楚汉之争”时,项羽还没什么反应,直到在起义军后听到了“项羽”,他才愣了愣,有点不可思议地看向了一起看天幕的叔父。
他名籍,字羽。
项羽。
可是在指他
项梁也有点怀疑,但又不太敢相信。
天幕上,李晓诗咬字清晰“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后人项燕就是在秦攻楚的时候,打败了李信的那个将军。李信,大家还记得吗就是那个和王翦和始皇帝三个人那段故事的那个。”
李信
你说你的课文,讲你的历史,扯他干嘛啊
项羽看向他叔父你看,就是我吧
李晓诗“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又封刘邦为汉王。他英勇无双,战斗力极强,但性格却有些傲,刚愎自用,认为武力就是一切,他曾杀秦卒二十万,屠咸阳,烧宫室,掳掠财宝。而刘邦虽然军队弱,人才却不少,知人善用,还懂得收拢民心,又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杰辅助,所以力量逐渐变强。”
饶是胡亥已经抱着双膝瑟瑟发抖,听到项羽的这些行为后仍然忍不住又哆嗦了一下。
屠咸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