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三十课 争霸+抽奖(二合一)……(3 / 5)

典故就行了,非要说这种事秦晋之好的典故不是更适合给她听吗

李晓诗很捧场“哪三件事呀三件事为什么又说是一件事”

嬴稷笑道“三救晋难。”

李晓诗“哇。秦国晋国不是敌对吗,秦穆公竟然帮助晋国解决了三次难关”

嬴稷嗯哼。

旁听的白起

他是不是应该当做没看到陛下的小性子

看版图就可以知道,晋国是秦国向东征伐最大的敌人,但是穆公德行出众,从来不因为晋国是敌人就对晋国百般刁难,反而总是帮忙。

嬴稷丝毫不在意他的名字被天幕说出来后、再被其他同时期的其他国家人听到,很大方地就把“秦国向东征伐”说了出来听到就听到,听到又如何听不听他也都是要去打的。

晋献公死后,晋国想要迎回重耳,但重耳拒绝了,所以晋国又想迎回夷吾,也就是晋惠公。晋惠公请求穆公帮忙,护送他回去。但晋惠公回国继位后,却没有把提前答应好要送给穆公的城池送上,呵呵。

李晓诗没把“呵呵”两个字读出来,但她已经感受到了嬴稷话里对晋惠公的鄙夷,忍不住挠了挠脸颊。

嗯还好他们互相看不见对方的弹幕,不然肯定会吵起来,她已经看到名字前缀是春秋晋的人在刷屏了。

这就是一救了。再说二救。晋国发生天灾,土地大旱,闹起了灾荒,于是晋国来到秦向穆公求救,想要购买粮食。有人建议不要给,应该趁此机会攻打晋国,但穆公心善,还是给了,并且还派了车和船去帮忙运粮。

李晓诗真心实意地感慨了一句“好善良的国主”

是啊,善良着呢,不过晋国也依旧没有辜负了秦。

天幕翻译的话,虽然只是文字,但不知道为什么,李晓诗总觉得看出了这短短几个字里的凉飕飕。

后来秦同样需要粮食,去向晋国求助,却被晋惠公拒绝,而且还出兵打过来了。

李晓诗ooo

不得不说嬴稷讲故事的水平比李斯要高点,虽然其中并不排除李斯恨不得夹着尾巴做人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因为讲的故事不一样,但反正这么一通下来,嬴稷故事里的反转让李晓诗听得目瞪口呆。

更目瞪口呆的还在后边。

后来秦晋大战,穆公活捉了晋惠公。但因为穆公的夫人是晋惠公的姐姐,她请求穆公放了晋惠公。

李晓诗念完,又试探“放了吗”

放了。

李晓诗

这也能放回去继续当国君吗按道理不是应该处决或者是囚禁吗何况这么出尔反尔的人,这这这

嬴稷笑了,眉峰略略挑起“怎么样,是不是三救晋难”

李晓诗“是。”

嬴稷又道“穆公大德。”

李晓诗“嗯”

胡言乱语

李晓诗复述嬴稷的话音落下,屏幕上,却有一堆前缀是春秋战国的其他国家的人跳了出来,甚至不止他们,还有后世的其他一些朝代的人。

李晓诗又呆了一呆。

这怎么胡言乱语了,难道那些事都是嬴稷编的

嬴任好他大德个屁要让大臣陪葬的大德吗

他用奴隶殉葬,还用良臣殉葬这怎么能叫大德

当时的秦人都为那几个人感到不公,作歌追悼嬴任好实为大恶之徒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奄息、仲行、针虎三人的死,就足以证明嬴任好大德之名的虚假。

李晓诗

啊这,还有反转

这又是什么

李晓诗这回没念,认认真真盯着屏幕上的弹幕,把这事儿来来回回拼了拼,懂得差不多了。

这个“赢任好”就是秦穆公,他死后让一百七十多个人给他殉葬了。其中多数是奴隶,还有三个是他很得用的良臣,也就是“奄息、仲行、针虎”三个人。

虽然也有人说他们几个是自愿的,但无论如何,恢复人殉都不是一件符合“仁义”的事,更何况他们还都是正得用的良人。

而且除了这个殉葬的事,弹幕还说了秦穆公其他的一些事,比如他看中了西戎的一个谋士,就设计把人家内部搞乱、送美女让人家的统治者昏庸起来,然后又派人去接这个谋士,顺利招揽;比如对晋惠公彻底失望后,又把嫁给了晋惠公儿子的女儿改嫁给了公子重耳,也就是晋惠公的兄弟

秦穆公三救晋难的事多半是真的,但就好比之前说到帝辛时候一样,人无完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从出生起就没做过错事的。

凡事凡人都要全面地去看,秦穆公是霸主,也的确知人善用,但他同样做了一些在后世看来不怎么仁义的事情。

可同样的,即便做了这些,也不代表他真的就是个坏君主,因为他确实做过许多好事。

嗯,看来哥哥说的没错,无论怎么样,都要从正负两面、全面地去看待历史,看待所有的人和事,这样才能让自己认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