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如果他死了,如意是太子,那他相信,吕雉宁可矫诏也不可能让如意还活着。
而且说白了,没有吕雉这样的母亲帮忙,如意能不能挑起大梁还另说呢。
不管怎么看,他很可能还是传位给了刘盈,然后吕雉代政。
可吕雉死了。
那汉的未来
刘邦抓起酒碗喝了一口,聚精会神地看着天幕。
可惜,天幕再次变化,所显示的时间已经是二十余载之后了。
象征着战争的大字重新出现,画面也变得混沌起来,天穹被遮,白日不见阳光,天地宫城,阴翳浮尘。
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因对削藩策不满,七诸侯王联合以“清君侧”为名发起叛乱。
还在思考“西汉”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刘彻赫然明目,双眸有神。
削藩策,清君侧,诸侯王叛乱这都是景帝时期的事情
他的父亲
那是不是
仿佛正是为了给他答疑解惑,黑云翻滚后,天幕急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政策提议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董仲舒也正在当场,见到自己的名字时,他下意识喉头滚了滚。
刘彻则是大喜。
有董仲舒,有张骞,那这个皇帝肯定就是他了。
汉武
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
虽然还有“夸志多穷曰武”,但刘彻果断无视了这条。
既然是这个谥号,那是不是说明、他实现了目标,彻底打退了匈奴
没有给他太多胡思乱想的时间,天幕之上,张骞走入漫天黄沙的画面已然改变,久违了的擂鼓号角似平地惊雷,奏响了大汉掠敌的战歌。
马踏黄沙,烽烟起。
卫青北击匈奴
公元前127年,卫青收复河南地、北地、陇西、上郡北部,置朔方、五原二郡。
做注解的小字很长,刘彻却目不转睛地看着,胸膛中心脏砰砰狂跳,比天幕之上的鼓声还要响。
卫青、卫青
好一个卫青
那长长的一行字,让他看得眼睛都要红了。
然而这还没完。
少年将军策马疾奔,手中长兵凌然划开草原帷帐再转时,便是一行汉将甲胄加身,于山上设坛祭天。
霍去病破匈奴
霍去病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刘彻赫然拍桌,恨不能引颈长啸。
封狼居胥山。
他的将、他的兵
“霍去病,谁是霍去病”
“朕的霍去病身在何处”
大殿之内,所有人都愣愣地望着天幕,望着那在狼居胥山上随风猎猎的汉家旗帜。
他们竟真的能击破匈奴
卫青同样呆在了那里。
如果说之前的“卫青北击匈奴”战功彪炳,让他血液发烫,那此刻的“霍去病封狼居胥”,就是让他满身的热血都僵住,似乎被冻在了当场。
他没有为这份“封狼居胥”的荣耀而感到眼红,他不敢置信的是,那个少年将军的名字。
霍去病,是去病吗
去病还那么小,为什么他也会上战场、过上刀尖舔血的生活
刘彻全然没察觉到他未来大将军的不自然,天幕之上、澎湃浩荡的乐声中,他正兀自沉浸在喜悦里。
他有将、有好将
华夏百姓仰着的脖子酸痛,虽然从天幕开始出现到现在只过去了没多长时间,但内容太多,眨眼间就过去了数十年,这让人觉得仿佛看了好久好久。
他们虽然不能明白那些战争,那些经书有什么意义,但是这种画面伴随声音,跌宕起伏的展现,让他们情不自禁就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汗毛直立。
自西汉伊始就在部分的乐声终于走入了渐缓区域,渐低渐哀。
司马迁去世
公元前90年
司马迁的史记是华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另一个位面,昏暗的牢狱里。
混沌之中的司马迁悠悠转醒,他头发凌乱,身上脏污,嘴唇裂开数道口子。
而此刻,他忍着剧痛和不适,微微抬起头来。
即使是在狱中,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双眼依旧黑白分明,其中信念如夜之星子,微弱、却顽强。
史记
真的完成了。
后世的史官们见不到司马迁的现状,也不知道司马迁的心路,但他们都静默着,以敬重的姿态送别天幕上那粒夜中莹然绽放的烛火。
西域都护府
公元前60年,汉宣帝正式设立西域都护府。
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