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2 / 4)

开发阶段,韩月妤和其编剧团队迅速创作了卓月需求的剧本,电影暂命名为洗牌。

演员海选,试镜。

在卓月的设想里,洗牌对配乐要求很高,她都能想象到有些紧张场面可能不那么刺激至少距离一线的动作大片来说所以就要用配乐来烘托气氛,弥补电影短处。

但五百万的预算真的是太少了。

电影开发在这方面陷入了一些僵局。

顾白为了干扰洗牌创作团队,每次搞宴会时都把他们邀请上,想着让他们不能开发,用奢华享受来干扰他们的创作。

投资商这样盛情邀请,创作团队自然不好意思拒绝,不然也太不识眼头见识了。

卓月看着这些宴会,感觉银河集团还是很有钱的,并不是没钱给她投资电影。

那顾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因为不信任自己吗

她对此有些迷惑。

有一次宴会酒后,顾总给卓月醉醺醺地说“哎呀,你不懂,对于我来说,洗牌的成本不止五百万。”接着顾总突然好像惊醒了,找了个借口就走了。

卓月直觉这句话非常重要。

她回到家后,反反复复地思索着顾白的话。

如果说顾白舍不得给她投资电影,这不太可能。

顾总后面突然清醒的样子,好像是在演戏,故意给她提示一般。

上一次电影,顾总给自己很多钱,但自己还是拍烂了。

那部电影的烂是多方位的烂,很多她砸了钱的地方完全没有出效果,比如剧本方面。剧本本身的问题就已经很严重,卓月试图融合太多的元素和剧情线,结果却导致故事支离破碎,缺乏焦点。后来她请来的知名编剧和进行多次修改,都没有能够把故事的结构理顺,反而让剧本整个显得更不协调,乱七八糟。

顾总只给了自己五百万,五百万要制作一部高完成度的电影是很难的,但顾总却说有信心,并且说给自己的不仅是五百万。

卓月觉得自己想明白了。

顾总的意思是,自己压根就不需要将钱花在那些地方,顾总的意思是,他给她的不仅是五百万,还有银河传媒这个招牌

对,就是这样

银河传媒的招牌,可是非常值钱的

电影所有的服饰都应该交给银河集团麾下的风尚服饰,电影的所有特效都应该交给光粒工作室,剧本应该去联系银河传媒麾下编剧,能从银河传媒本部出的人都从本部出,这是顾总默许的。

自己应该放心放权,将这些工作交给他们。

而不能从本部出的,无论是音乐还是其他,自己都应该打出银河传媒的招牌来和专业人员谈判。

这就是顾白的疏忽了。

过去他为了更厉害亏钱,让这些分公司的账不走剧组,而是直接由总公司出。

所以这就让卓月钻了空子。

当然卓月还以为这是顾白的意思。

想明白这个后,卓月开始大大方方打着银河传媒的招牌联系多方了。

因为预算金额不够,所以卓月选择的是联系音乐学校,学生和临近毕业的作曲家可能会为了增加作品集和经验而愿意以极低或没有费用来为电影配乐,尤其是这个电影来源于银河传媒,这真的太有利于他们扬名了。

卓月根据电影风格,和合适的音乐人签订了协议。

各方都已就位,演员也海选出来了。

主要演员都是帅哥靓女,演技标准,没有被网友诟病的资本家的丑孩子。

剧本研讨会,联系外景拍摄时间,因为体量比较小,所以各种准备工作进行得非常快。

电影正式开拍。

卓月站在熙熙攘攘的片场中央,她的目光穿透了周围的喧嚣,专注审视着摄影机中的画面。

手中的剧本被卓月用鲜红的圆珠笔勾画出重点,每一个细节都是她经过无

数次思考的结果。

在这个独立电影的有限预算下,每一秒钟的拍摄都显得无比宝贵,她的脑子必须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达成的效果。

房间另一边是一个三米高的扑克塔,今天要拍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弄塌塌。

卓月在这个扑克塔上面花了一些精力。

这么高的扑克塔挨个垒起来,对一个成本低的片子来说当然不现实,至于cg制作那还是算了。虽然光粒工作室是国内一流的特效团队,但这种事都要麻烦后期未免太不应该。

所以卓月选择在每个扑克边缘涂抹胶水增加黏性,这样一来结构就更加稳定,垒扑克牌就简单得多。

但涂抹多少胶水也是需要注意的事情,因为在电影中这个扑克塔是要被摧毁的,到时候要拍摄扑克塔倒塌瞬间扑克牌散落的慢动作。如果胶水太粘的话,扑克牌散落可能不那么自然、好看。

最终花费了半天时间,剧组还是获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各部准备。”卓月下了命令。

灯光师接到指令,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