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章(3 / 3)

到明显的震感!

地震给我们的感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震级的大小,二是震源距离的远近。一般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距离越近,地震的能量就会越强,我们感受到的晃动和摇晃就越明显。反之,如果震级较小或震源距离很远,我们感受到的震动自然也会很轻微。

另外,当自然界的巨大灾难降临时,人们的反应却总显得迟缓,这究竟是为何?人的感知能力对此的局限性,让我们几乎无法及时察觉到潜在的危机。相比某些动物,人类对自然灾害初期迹象的敏感度明显不足。听觉方面,人类的耳朵只能处理20赫兹到20千赫兹的声音,大多数地震和火山爆发前的低频声波都在我们的听觉范围之外,难以察觉。视觉上,人类的眼睛只能看见狭窄的光谱,紫外线和红外线等重要的灾害预警信号对我们来说则完全隐形。而嗅觉,尽管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感知变化,例如火山气体的释放或是潮湿空气,但这方面的人类嗅觉远远不如某些动物灵敏。

除了感官的限制,人的认知过程同样会干扰对危机的感知。有趣的是,很多人往往对灾难的发生抱有乐观的态度,认为这种事不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这种乐观偏差使得潜在的风险常常被人们忽略。同时,人们记忆中的信息更容易影响判断,往往依据最显著的例子。另一个心理现象是“群体迷思”,在群体中,个体的警觉性常常下降,导致对灾难的反应不如预期迅速。数据显示,现代科技虽然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危机,甚至在收到警报后,平均反应时间仍需20分钟,显示出我们在处理这种紧急信息时显得不够有效。心理研究则指出,大约三成的人对灾难风险依旧抱有过于乐观的态度,进而忽视必要的防范措施。

当所有人都能轻易感受到震感的时候……那地震的强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