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韩信用兵 多多益善(2 / 3)

水师这点,军情司的探子就没打探出来。

当然,这也不是军情司无能。

而是汉军冯异对训练水师十分看重,特意选择了隐蔽之地,又严格这才一直没有泄露。

冯异应该是想让周瑜率领水师打夏军一个措手不及。

只可惜,周瑜即便有通天之能,也无法让汉军水师短时间内追上夏军,再加上汉军大将处于下风,造成汉军水师有些不尽人意。

「传旨,追封袁朗为宣威子,赐田千亩」

王景下令道。

周瑜率领的水师,还是让夏军有些折损,厮杀之中陨落了一个九阶武将还好不是王景的老班底,只是一个草莽出身只知道猪突的莽汉,不然的话,王景肯定会痛心。

「臣领命」

秘文监主事虞允文在一旁立刻书写圣旨。

殿内还有高熲、刘伯温、张居正等人,其中张居正看着虞允文熟练的书写圣旨,目光微动,这以前是他的工作,

「还有,这是东路行营传来的军报,诸位都看看吧」

王景随手给众人递了一封奏疏。

高熲也不客气,直接翻看一遍传给刘伯温,他摸了一下胡须,笑道:「恭喜陛下,韩信将军的确名不虚传,大军出征连战连捷,已然逼近汴梁」

「只要韩将军能击败东汉大军,东汉气数必会折损不少」

奏疏上禀报的军情,都是东路行营的捷报。

韩信从徐州出发后,百万大军铺天盖地,一路横扫,无论挡在前面的是什么人,都被夏军席卷。行军速度不比岳飞慢。

岳飞能迅速兵临襄阳,是因为冯异要坚壁清野。所以岳飞才能不废太多功夫就长驱直入。

韩信所面临的,却是层层抵抗死战不降的堡垒城池。

两人面对的情况不同,不过结果都一样,两人率军都已兵临敌军重镇之前。襄阳、汴梁,这两个地方的战场哪一个先决出胜负,都能对中原,对天下形成巨大影响。

「恭喜什么,昭玄你没看到奏疏上说的么,韩信攻入汴梁之前,把曹魏的归德之地也顺手攻下了,这让朕该如何向李唐、向曹魏解释」

王景捏了捏眉心,说道。

他就知道,韩信是典型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代表,只要领兵在外,任何在他看来对大军有利的事情,都可以下手去做。

归德位于徐州和汴梁之间,韩信大军攻打汴梁,归德绝对不能出现问题,一旦被截断水路陆路,百万大军就有兵败的危险。

从这方面来看,韩信不相信曹魏的人,选择率军抢夺归德之地,把这块关键的地方归于自己麾下也是有道理的。

但是,韩信根本没有考虑,现在曹魏也算是大夏的盟友,一起对付东汉的盟友。这攻占盟友城池的举动做出来,着实让王景有些尴尬。

大夏以后既有可能选择对曹魏下手,但以后是以后,现在动手有些不合时宜。刘伯温沉吟了一下,说道:「韩信将军也是为了大军考虑,我军若是夺取汴梁,归德便不能不取,不然粮道便会受到威胁。

「陛下不妨传书李唐,派使者和李唐一起去见曹操,嗯就说为了攻打东汉,先借归德之地落脚等灭了东汉之后,不仅归德之地可以奉还,汴梁也可以还给魏国」

王景闻言顿时哈哈一笑,说道:「伯温,你这是让朕学刘玄德借荆州啊。这办法只是搪塞之言,可瞒不过曹操,

刘伯温说道:「自然是瞒不过,不过,以魏国眼下的形势,归德之地被黄河隔绝已成鸡肋,我军也是帮魏国下定决心,让他们有所取舍而已」

「若非陛下派大军北进中原,怕是马援早已率大军渡河」

刘伯温说这话的时候,十分冷静,声音不缓不急。看起来是儒家书生的典范,但说的话,却一点也不符合儒家风格。

不过这也是正常情况,刘伯温这样经常随军的谋士,接触最多也最熟悉的是军务,他出谋划策,也是秉承兵家致胜的风格。

若是只用儒家之法单凭教化可教化不了敌军。

「伯温之言,甚和朕心,就这么办吧,立刻给金陵传旨,让礼部派使者走水路,先去联络李唐,再去定陶」

王景笑道。

同一时间,汴梁外围,浩荡的大军恍如洪流,旌旗如云,长枪林立,北面的黄河水面上,一艘艘的战船巨舰船舷相接,封锁水道。

原野上,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大军之中,高高树立的大纛将旗上,绣着夏军的旗号。

大军对面,是同样军阵森严的汉军。

大夏东路行营的兵马逼近汴梁之后,汉军主将马援没有选择据城死守,而是率领大军出城,和夏军正面对敌。

只留下了一部分兵马守城,顺便监视北面的夏军水师。

马援出城对敌,除了汴梁周围无险可守的原因外,还有一点便是汴梁城的城防大阵在当初汉军攻城的时候损毁不少。

重建的城防,终归不如当初曹魏费劲苦工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