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想民心的秦王政(二十五)(1 / 2)

二十五

如今的天道,恐怕比她好不了太多。

笙歌感受着自己蓬勃有力的心跳,眼中多了几分旁人看不懂的神色。

有担忧。

有迫切。

亦有细细碎碎的仇恨。

唯独没有茫然,大圣的心脏在跳动着,她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迷茫。

大圣答应过她,要永远走在她的前方的。

大圣顶天立地,绝不会食言。

一定不会食言的,对吗

笙歌悄声问自己。

三千世界,哪怕一寸一寸的翻,她也会找到大圣的。

欠大圣的,似乎当牛做马也还不清了。

在笙歌昏迷的三个月里,近百万大军,没有军心躁动,没有一个逃兵。

所有人都在默默祈祷,祈祷那位陪着他们同生共死,甚至把生的机会留给他们的帝王能够无恙。

待旦枕戈,厉兵秣马,韩信带领着大秦雄狮灭掉了赫赫威名的匈奴,此刻起,偌大的草原,尽归大秦帝国的版图。

笙歌并没有着急班师回朝,而是孤身一人,行走在漫无边际的大草原上,似是在寻找着什么。

剖心的大圣,能去哪儿呢。

那般重创,按常理来说,应该就近养伤才对。

除非

花果山。

这世上,最适合大圣养伤的永远是花果山。

可,如今,她一介废人,如何能寻到花果山呢。

东胜神州,傲来国。

不管多难,她都得找到大圣,要不然实在难以安心。

据记载,东胜神州在位于须弥山东方的咸海中,按理说与世俗界毫无干系,更像是存在于神话中的世界。

花果山,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

找不到,那便一直找。

笙歌给扶苏写了一封信,要求他对天下万民宣布始皇帝征战积劳成疾来势汹汹难以医治,驾崩。

她本打算一人独行寻找花果山,可韩信带着一众亲卫誓死不离。

无奈之下,笙歌允行。

笙歌身上揣着盖着大秦帝国玉玺的通关文牒,一路向东。

可在很多时候,通关文牒并不能震慑与大秦帝国相隔千万里的小国。

毕竟,山高皇帝远。

哪怕大秦帝国再强大,也管不了他们。

于是,软的不行,只好来硬的了。

许是韩信生来就是将星,寥寥数百人的亲卫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数百人却发展成了上万人。

再加上韩信特有的操练兵马的法子,这些人单拎出来,都有以一敌十之能。

所以

不让过,就只好打过去了。

一路走来,笙歌身后的队伍越发壮大,大秦的版图也时不时会扩展一下,经年累月,大秦帝国的威名传遍了笙歌行走过的每一个角落。

可,东胜神州,依旧不见踪迹。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

韩信面颊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这么多年,韩信跟着笙歌漂洋过海翻山越岭,吃了不少苦头。

韩信终究是个凡人,会老,会病,也会

在途径一座富庶的小城时,笙歌停下了脚步,一反常态的定居下来。

不知不觉间,她从淮阴带回的少年郎,头发白了,背驼了,说话都好像带着喘息声了。

她带回韩信,是想韩信名扬天下,继续国士无双,还能得以善终。

可细细想来,回顾韩信的一生,也许跟在她身边,比剧情中跟在刘邦身边更苦,更凄凉。

最起码,剧情中的韩信,家喻户晓,有荣归故里,也有过数年安稳悠闲的富贵生活。

跟在她身边呢

看着昏睡的韩信,笙歌苦笑道。

呆在她身边数十年,韩信从未有过真正自由闲散的时光,更别提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了。

最开始的那十几年,韩信跟着她奔波再国内改革稳定时局的路上。

好不容易等到大秦帝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时,又跟着她远征匈奴。

从此之后,长安的一切倒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镜花水月般的梦。

别人认义父都是吃香的喝辣的,偏偏韩信倒霉认了她。

血雨腥风不说,貌似连家都回不去了。

落叶归根,落叶归根,可韩信终究是回不去了。

“义父”

韩信幽幽转醒,声音虚弱苍老。

“义父,后面的路儿臣好像不能陪您走下去了。”

“您曾经说,想看看月亮照到的其他地方,儿臣一直都记得。”

“儿臣也想陪着您一起寻当年那位恩人,可儿臣无用,许是要先走一步了。”

短短的几句话,韩信体力便支撑不住,剧烈的咳嗽声似是要把整个人都咳散架。

义父,儿臣不孝。

笙歌忍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