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海军在准备(1 / 2)

第591章海军在准备

小丫头立刻变脸,满脸堆笑的拉着长乐的手“长乐姐姐和苏辰哥哥最疼兕儿了,怎么会赶兕儿离开”

兕儿死活不愿回长安,这事儿苏辰和长乐都没办法。

一说要送她回去,兕儿就抱着苏辰和长乐的大腿哭

不过最近倒是听话了不少,不再每天跑的找不见人影,竟然开始看书学习了

长乐只好给长孙皇后回信,让兕儿在观州多玩几天,

苏辰也建议长孙皇后给兕儿换个不太严厉的教养嬷嬷试试,

别弄得兕儿跟在皇宫受虐待似的

长孙皇后收到回信后,也是叹了口气这丫头小时候惯坏了

好在秉性还不错,除了贪玩儿、好动也没别的大毛病,看看再长大点儿能不能收收心

李二最近心情也好了许多,除了时不时从逃到大唐的波斯人那里,得到些大食人的情报比较让人揪心外,其他一切还好

西域和漠北的突厥人既然要西迁,那就随他们便

以大唐日渐增强的国力,也不怕他们窝在远处休养生息。

世家门阀的残余势力经过乌湖海海战全军覆没后,彻底老实了,至少明面上老实了

萧禹主动请命前去疏通大运河,李二看在儿女亲家的份上,也答应了

现在李二也弄明白了,东北各族的反叛原因是世家门阀送了他们一批粮食、物资。

当时世家门阀余孽的打算很简单,就是让东北配合漠北、西北同时闹起来,再切断大运河粮道,

逼迫李二启用海路运粮,然后在中途伏击粮船,准备狠狠地打击一下苏辰跟李二。

结果全大唐世家门阀残余联合起来策划的这场阴谋,被乌湖海的一声炮响震得稀碎

世家门阀积攒的海盗船队一个时辰内全军覆没,

东北叛乱的部族被张公瑾抓去观州当苦力修铁路去了

李二知道世家门阀残余势力还会在背地里有所动作,也没多在意,量他们以后也翻不起多大浪花来

苏辰和房谋杜断都劝说要乘机发展民生,李二也觉得大唐周围没有什么势力值得大动干戈了,

大食太远,而且还被苏辰惦记着,

天竺也不用太急,而且李二也不打算翻越大、小勃律去打天竺了,太他么远了

还贼难走,就算抢到些战利品,也运不回来,纯粹是赔本的买卖

海军的大胜给李二打开了一条新思路,要是能直接用船把军队送到信度河口多好

还是等苏辰去一趟大食再说吧

现在好用的船只都在苏辰手上,这让李二有点郁闷。

都怪该死的温大雅和额阎立德,当年要他们给朝廷造大船,都不愿意不说,

一个个还在背后偷偷造大船组建了一个庞大的海盗船队,船只比苏辰都多,活该都被皇家海军轰沉在海里

李二正准备从工部、将作监、少府监挑几个可靠的官员,去扬州造船厂学习先进的造船技术。

今年春季额雨水不错,夏收已经可预,既然大家都说要休养生息,那就准了

李二大笔一挥,同意了今年农税减少三成的奏折

然后丢下毛笔,起身去后宫,当皇帝也不能太累不是

李二去后宫休息的同时,苏辰在观州悠闲的拆开刘仁轨的来信。

刘仁轨告诉苏辰海军新型大型舰船,首批两艘已经交付,世行性能良好。

这是排水量高达千吨的巨舰,要比之前被称为巡洋舰的炮舰吨位大一倍,

不过这批船的武装却很简陋,除了舰艏、舰尾甲板上各有两门火炮外,侧舷并没有安装火炮。

明显这不是一款主战舰艇,苏辰是准备拿来运送补给和兵员的。

去大食肯定不能只靠炮舰,那东西海战再猛,也上不了岸。

面对大食人陆地上的骑兵、沙漠里的骆驼弓手怎么办

陆战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数量还不能少了。

指望那几艘炮舰,每条船上也就二三百人,根本不够

苏辰准备除了那十二艘主力炮舰,还要带一万精锐陆战队去大食,

还有无数的武器装备,各类补给,都要靠这种大型运输船运送。

除此之外,造船厂还为海军造了另一批舰艇。

排水量不到四百吨的桨帆船,十七世纪加莱塞战舰改进版

反正系统给的图纸上是这么说的

本来这中战舰苏辰没打算多造,也没打算带去大食。

这种桨帆船虽说主要是靠风帆动力,但是难以抗拒较大风浪,远洋航行能力太差。

不过这种舰船也有他的优势,浆帆混合动力,风力不足时,照样能保持速度,吃水浅利于近海作战,配备大量水手、士兵,便于接舷近战,

而且装有少量火炮,有一定的运程攻击能力

这种船在近海、半封闭海域、岛礁之间对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