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造纸术!(1 / 2)

第75章造纸术

“关于这些琉璃宝物,他们可有问过来历”李二陛下再次问道。

“没有。”

房玄龄摇了摇头,笑道:“他们一个个都为了竞拍而争破了头,哪里还有时间管这些。”

“若不是这次时间紧迫,只需再给老臣五日的时间,老臣绝对能让这次的拍卖结果再高出至少两成”

“没关系,这次就少卖点吧,反正还有下次。”

李二陛下抚了抚胡须,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知道为什么,房玄龄现在很是同情那些世家,被李二陛下给盯上可实在太惨了

其实他不知道,现在李二陛下心中也和他一样有些同情那些世家

你们要怪就去怪苏辰那混小子吧,谁让他天天拿着你们举例子。

“嗯,陛下,若是无事了,那老臣先行告退了。”房玄龄恭敬的说道。

“好,你先回去吧。”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

就在房玄龄准备转身走出御书房到时候,余光却是瞥见了一样让他意外的东西。

只见李二陛下身后,不是什么时候多了一副字。

而且,装裱的木框居然还是上好的黄花梨木。

上面的内容,他倒是没怎么看清楚。

不过,那落款人,他确是看的真切。

苏辰

此人是谁

他的字竟让陛下这么郑重的对待

房玄龄不禁心生疑惑。

但见李二陛下正处于一副深思的模样之中,他也不好过问了。

走出御书房的时候,苏辰这个名字已经被房玄龄深深的记在了脑海之中。

“阿嚏”

“谁啊最近本少爷怎么感觉总是有人在背后编排我”

“该不会老李那边出问题了吧”

此时,远在万年县的苏辰冷不胜防的打了几个喷嚏。

这几天,苏辰的心情很不好。

因为自己好像已经把红薯的种植方法让老李帮自己交上去给李二陛下有一段时间了。

可是,自己今天在万年县附近的村庄转悠了好久。

却是一点红薯的消息都没见到

为此,苏辰很生气

自己都把红薯这种大宝贝交了给你李二,居然办事效率这么低

其实,真要说起来,这事也不能怪李二陛下。

因为想要全国大力推广一种农作物,其中的流程很是复杂。

需要现在官田之中实验一段时间,不然若是贸然推广,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但苏辰不知道这些。

所以,他就把这一切的锅都甩到李二陛下身上了,认为他办事效率低下

还有那新式制盐法也一样,居然也是一点动静没有

苏辰不由得心生怨气,决定自己推广

结果一晚上的深思熟虑之后,苏辰决定把红薯,新式制盐法,新式养猪法,以及曲耕犁的制造图纸,在整个大唐都推广出去

说干就干,苏辰立刻就叫来了老管家。

“老徐,你去把我们粮库里的红薯全部拿出来。”

“少爷,你这又是要干嘛”

老管家很是疑惑。

“事情是这样的,我打算”

当下,苏辰把自己的计划和老管家详细的讲解了一遍。

“这少爷,不能这样啊我们这样子,要花多少字都不知道还是凿刻石碑吧”

听苏辰说完他的计划,老管家差点给吓死。

苏辰居然说要用纸来推广这些东西

“不行,刻石碑多慢啊,必须用纸”

“而且,必须一家贴一张纸”

苏辰很是坚决的说道。

听着苏辰的大手笔,老管家身子微微一颤,满面愁容的说道“少爷,这样子的话,我们的钱可能不够。”

“什么”

这下,轮到苏辰被下一跳了

自己几百万贯的身家居然不够

“是啊,少爷,这么多纸,我们真的买不起”

老管家一脸苦笑。

“怎么可能本少爷还会缺钱”

苏辰实在有些不小心,但是他又仔细算了一下,发现,自己的钱好像还真不够

因为,在这个时代,纸张的价格真的太高了

就以孟子举例,全书一共三万多字,分为十四卷。

而此时的唐朝一卷书的价格便是一千文,也就是一贯

这一整套加起来,就是十四贯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把这个钱币制度转化为现代社会的钱币制度,那就是相当于一本孟子相当于五万多元

这还是只是一本只有三万字的书啊

苏辰知道唐朝的纸贵,但没想到居然能这么贵

再简单的举个例子,一个普通人如果想靠读书和科举制度当上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