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礼的事情,很快苏教授和杨平的父亲达成了一致的意见,整个磋商的过程非常愉快,闲暇的时间两位老头开始下棋。
次日,杨平步行去医院上班,从小区去医院只是隔了一条街,只要跨过天桥就是急诊科前面的小广场,步行比起开车的时间要少很多。
想起当时小五刚刚有车的时候,硬是拉着杨平坐他的车,上班时间人多车多,看着医院就在对面,但是车子就是绕不动,所以上班得花上半小时的时间。
杨平跨过天桥,经过急诊科的小广场,然后沿着三博医院的中轴主干道一直走到外科研究所,保安远远地看到他过来,早就帮忙按好电梯。
杨平非常喜欢现在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家到医院,再从医院到家,上班踏踏实实治病救人,下班一家人其乐融融,简单纯粹,可以专注自己的医术。
还是六点多,科室的医生已经忙碌起来,年轻的基层医生每天的工作量非常大,光是书写病历就是一件繁琐的工作,管床医生电脑打字弄成腱鞘炎的也不少。
有些医生已经是边吃早餐边打字,时间确实用不过来,忙完手头的工作马上就是交班,交完班又是查房,查完后还有一大堆手术等着,下午做完手术还得办理出院,晚上又得整理病历,一双手根本忙不过来。
要是这些工作稍微停顿一下,偷偷懒,工作立马堆积起来,这样越堆越多,根本做不完,质控部门立刻各种催促,所以这些医生尽量不拖工作,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加班到半夜也要做完。
杨平打开电脑,浏览一下电子邮件,德国的曼因斯坦教授的工作进展还算顺利,那些评委大佬们大部分还是很有耐心的,每次听完曼因斯坦教授讲完空间导向基因理论之后,一脸懵逼问道:“你能再说一遍吗?”
这句话是曼因斯坦教授近来听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你再能说一遍吗,一直萦绕在他的耳边,他拿着一份同样的讲义频繁的出入瑞典,给那些大佬们不厌其烦地讲讲课,以尽快让大佬们理解杨教授的理论,曼因斯坦教授希望杨平的科研成果能够顺利登上这一届的诺贝尔奖领奖台。
这不仅是为了科学事业,同样是为了曼因斯坦自己的事业,他的神经损伤修复研究迟迟没有取得突破,迫切需要与杨平达成合作,而为杨平的诺贝尔奖出一份力,明显可以促进合作的达成。
早上交班查房后,杨平去胸外科看看欧连峰,欧连峰术后恢复非常好,整打算出院。
欧连峰可以说最近是惊喜连连,好事是一桩接一桩,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老家的村干部、乡镇干部、县里的领导、市里的领导,全部亲自过来慰问欧连峰。
这让欧连峰十分感动,原来世界可以这么美好,原来世界对自己如此厚爱,以前从未体验过这种经历的欧连峰,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时不时怀疑自己遇到的惊喜是不是真的,所以这段时间的精神内耗也比较严重。
现在欧连峰的病房里堆满了各种慰问品,慰问的奖金也是拿到手软,每次来看他的人给的红包都非常大方,动不动就是上万,几乎没有几千的,没想看来三博医院看病成为自己的人生转折点,以前做事寸步难行,现在做事顺水顺风。
县里的领导觉得欧连峰的房子太旧,居住条件太差,立刻责令相关部门尽快改善欧连峰的居住条件,其实就是政府出钱给他盖房子。
后来又听说欧连峰的妻子没有工作,县里面的领导立刻想办法帮忙安排一个就近的工作,欧连峰的小孩在学校读书,领导也想到为孩子做点什么,立刻去学校了解情况,及时送去温暖。
这还不是最大的惊奇,在住院期间,他居然见到了以前在工地上做建筑工的老板,当年这个老板欠他八千多元工钱没给,时隔这么多年,现在居然把钱加倍送来,送了很多营养品,当面跟欧连峰道歉,诉苦当年的被迫无奈,这些年一直在寻找欧连峰但是苦于没找到,今天终于找到当年的好工友了。
欧连峰此时不得不感叹人生的变化,之前各种苦难遭遇居然在最近这段时间全部解决,好像每天都有好事上演,以前为了诊断尘肺到处奔波,人家根本没给他好脸色,有时候还会叫保安赶人,至于一些日理万机的领导人物,欧连峰是不可能见到的。
现在所有人对他说话和和气气的,脸上挂着笑容,而且不管是说话还是行动,无不透出无限的温暖,人生原来是这般美好。
欧连已经转到胸外科的普通病房,杨平每天还是会定期来查房,因为使用的是手术机器人做的手术,非常微创,所以恢复也特别快,目前符合出院的条件。
欧连峰出院可是当地的一件大事,县里面的领导专门派人派车来接,而且民政、社保等部门有专人一起过来看看有没有需要经济上的帮助。
至于出院之后,从市里到县里,领导已经帮他想好了,根本不用他操心这些小事,民政部门已经帮他联系一份工作,在县里面一个事业单位的传达室当保安,虽然是合同工,但是签的是长期合同,社保医保齐全,工资待遇也不错,关键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