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蒙冤(2 / 3)

金缕衣 榶酥 5134 字 2023-05-13

但那又怎么样呢

没人管她,也没人敢管。

毕竟,死的是宣徽院南院使,兼枢密院副使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千金。

如今朝廷由中书省,枢密院为最高统治,其次就是宣徽院,而六部形同虚设,她那户部侍郎的父亲,哪里能管的了她。

从她被关进奉京狱至今,父亲母亲连一句话都没有带进来过,更别提见上一面。

最开始她还抱有希望,想着家中能为她周旋,洗清她的冤屈,可渐渐的她就明白,没人会救她了。

齐姑娘在她怀里断的气,彼时她的手上还拿着凶器,另有寺中香客作证,亲眼见她杀了人,人证物证俱全,不容她辩驳。

即便她说上千次万次人不是她杀的,也没人会信。

傲骨磨平,希冀尽消,时至今日她只求一死。

可那些人连死都不让她痛快。

当夜,她的判决书下来了。

凌迟。

魏姩的唇动了动,那双没有光彩的眸子里,透着令人窒息的绝望。

竟是凌迟啊

那就是将她踩在地上,揉进尘泥,再没有半点尊严可言了。

可她能怎么办,她的手筋脚筋尽断,无法自戕,只能等,等那个无比惨烈,没有人性的死法。

魏姩怕吗

当然怕啊,她怕极了,可她现在连哭都做不到。

她的眼睛坏了,流不出泪了。

极度的恐慌下,她使出浑身最后一点力气爬到了牢房门口,她记得白日里有人送了饭,若是瓷盆,她就将它咬起来摔碎,再用脖子在碎片上磨,磨上一夜,明日她必定就死透了。

至于死后他们是否还要继续行刑,她就不关心了。

总归她什么都不知道了。

然而那并不清脆的声音,浇灭了魏姩最后一丝希望。

不是瓷盆。

割不断她的脖子。

魏姩绝望的瘫在那里,再没力气动了。

许是人到了尽头,过往一切就要如走马观灯般在眼前过上一遍,从孩童到亭亭玉立,再到及笄年华,以往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好像都模糊的有了答案。

比如,父母为何见不得她太过优秀,因为她的光芒会盖住妹妹。

比如,那天是妹妹请她约齐姑娘相见,可她到时却只见齐姑娘倒在血泊中,不见妹妹半分踪影。

案件初时,奉京府对她的喊冤并不会视若无睹,可后来,一张又一张信纸摆在了她的面前。

“魏姩,你爱慕齐姑娘未婚夫已久,心生妒忌下筹谋杀齐姑娘取而代之,证据在此,你有何话可说”

“至于你所说的是你妹妹魏凝请你约齐姑娘相见,更是无稽之谈,当日,你的妹妹根本不在香山寺,且有旁人作证”

奉京府尹的话和信上熟悉的字迹,陌生的语句,让魏姩的天塌了。

纸张上一字一句记载着少女从爱慕到妒嫉,再到怨恨的过程。

只恨不能取齐云涵而代之

魏姩循规蹈矩,恪守礼法,怎会觊觎旁人的未婚夫,怎写的出如此厚颜无耻的言词,这才是真正的无稽之谈

可是她的辩驳在证据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尤其这些证据还是她的贴身丫鬟拿出来的。

至此,虽然她很不愿意相信,却也明白,妹妹与齐姑娘的死脱不了干系。

否则父亲母亲再是不喜她,也会周旋一二,哪怕救不了她,也会让她死的痛快些,可他们不仅没没有,还让她的丫鬟做了伪证,他们如今只恨不得她赶紧伏法,好将妹妹摘出去。

但她还是不明白,不明白双亲为何竟偏心至此。

同时亲女,何以如此差别对待

魏姩实在是想不通,也无法再想了,她浑身痛的厉害,脑海已经不甚清明。

从有人摁着她的手签了认罪书起,她就存了死志,已整整两日没吃过东西了,送饭的狱卒也不管她,她想,或许是他看她太过凄惨,不忍见她再受磋磨,便放任她饿死自己。

只是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好像都来不及了。

天一亮,她就要被凌迟。

只这一夜,也不知道能不能把她饿死。

夜里的地牢很是寒凉,魏姩身上只有一见单薄破烂的囚衣,她又在想,不如再冷一些吧,饿不死,冻死也成,不管如何死,都比凌迟好。

夜渐渐深了,也越来越冷,可十月的天还远不到冻死人的地步。

魏姩不敢闭眼,她怕眼一闭再睁开,她就被绑上了刑台。

也正因此,强撑着不肯睡去的她在夜里听到了动静。

她打起精神细细去听,隐约听到了两个字。

殿下

当今能被称为殿下的唯有一人,东宫褚曣。

魏姩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在那一行人路过她的牢房时,卑微的发出微弱的声音“求您,赐臣女一死。”

她此时已全然忘了,太子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