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第 47 章 苏州水患(2 / 3)

学生查阅了苏州府的地方志,发现历年受灾最严重的就是吴水口那边的河道两侧,外加用上近些日子随先生走访所学的知识,昨儿我去了吴水口一趟,发现那边由于是入海口,地势平缓,淤堵尤为严重。”

沈先生看向霍霖,示意他说下去。

收到鼓舞,霍霖继续说道“如若能够疏通吴水口,雨水过于充沛时期吴水河的水就可以一泻千里流入海中,其他小支流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沈文成,放下手中的碗“那我们去吴水口看看吧。”说着起身就往家中走。

霍霖伸手阻止不及,只能看着碗里的肉,无奈的端起来一边走一边吃,水生看着霍霖走之前还不忘用水把炭火扑灭,不由在心中感叹,这读书人的心思就是细致。

来到吴水口果然看到这里已经淤塞成片了,水极其容易溢出来淹没两侧的田地。

“你有什么建议吗”沈文成问霍霖。

霍霖迟疑了下说道“学生想向杨大人说明这一情况,然后疏通吴水口。”

沈文成看向霍霖“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一直没有解决”眼神平淡,不带一丝情感。

霍霖在脑中想了下,遇事不决就想这件事情的解决与否触及了谁的利益。

吴水口不疏浚就会产生旱涝灾害,百姓民不聊生。

但官员可上达天听让圣上下发赈灾款层层克扣,豪强富户可趁机哄抬粮价,发难民财。

霍霖嘴唇微张,看向沈先生“因为它如若没解决可以让多方获利官员及时上报即可克扣赈灾款,富户哄抬粮价,也可剥削朝廷发放的赈灾款。”

沈文成的眼中出现了嘲讽之色“确实是一群蛀虫,你不是想向杨大人说明这一情况,那就去吧,不过事情没有那么容易解决的。”说完转身就走。

既然讨厌官场为什么还要一直研究水文情况,很自相矛盾耶

可能是因为的是大兴,是历朝历代,而水文情况是属于这片大地的吧

我只能说这是我不能够达到的境界

霍霖看着沈先生的背影再联想到沈先生的遭遇也理解了,默默的跟上去,其实这也是他所不能够达到的境界,不过为了不让百姓遭遇那些困难,他想去试试。

等到日头西斜,霍霖和沈大人分开,终于迈着沉重的步子回到自己的院中,此时杨泰清和晏温已经在院子里喝茶了,旁边还有精致的茶点,好不惬意,与霍霖是不一样的世界。

看到霍霖回来,纷纷和他打招呼“我的小黑霖,你回来啦”

霍霖最近实在是黑的很,直接就被取了个名字,好在霍霖也不介意,杨泰清和晏温也是知道霍霖不会在意才会取的。

霍霖的小厮上前帮霍霖拿下手中的东西,霍霖往前走几步到杨泰清旁边的凳子上坐下。

如牛饮水般猛喝了口水“累死了。”也只有在院中才敢说出自己的劳累。

晏温和杨泰清看他每天在早出晚归也知道他的劳累,可是他这是实地跟着先生学习他们也帮不了什么,只能偶尔带他在院中品茗或谈心放松下心情。

杨泰清走到霍霖身后狗腿的给他捏肩“今天怎么了”

霍霖一般回来也会和他们分享每日的所见所闻,相应的进苏州府府学借读的晏温和在府衙帮忙的杨泰清也会分享些,个人学习不同的事情,回来再分享下,权当一个人学习件事了。

霍霖叹道,看着杨泰清把今天观察到的还有自己猜测到的都说了出来,这些东西应该说并不隐蔽,知道前因后果后猜下就知道了。

杨泰清听是自己父亲治下的事情,沉默了半响,哑声道“父亲初到苏州府做知府确实难,这里豪强富户与官僚世家盘根错结,要不我们明日与父亲说说看父亲如何做”

霍霖听此也觉得可行,总归决定权不在他们手中,但是还是要努力一把再说,万一成功了,那就可以挽救无数的生命。

明日杨大人休沐在家,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霍霖他们收拾齐整出门,虽然霍霖近些日子黑了点,但是得益于霍霖的底子,即使黑了也是可俊俏的公子哥,顶多就是这个公子哥黑了点,但是也健康不是吗

来到杨大人府中,杨大人笑望着明显黑了一圈的霍霖“管家说你们专门来找我,所为何事”

杨泰清和晏温有志一同的转向霍霖盯

霍霖乖巧的坐直,把自己发现的说了出来“学生发现历年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就是吴水河的河道两侧,那边下游的入海口地势平缓,淤堵尤为严重,若能疏通,则可以有效缓解苏州以后的洪涝灾害。”

杨大人的目光直视霍霖“你说的可是真的”

霍霖点头“千真万确。”怕杨大人不信,补充道,“沈先生看过,说确实是这样的。”

杨大人抚掌赞道“好老夫正为此发愁,苏州府上游已经有其他府出现洪灾,正让我们加紧加固堤防、疏散人口。没想到你竟然能够发现吴水河的河道淤塞才是根源”

霍霖看他肯定也不由得开心,只是想到沈大人觉得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