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焚书之难(1 / 2)

群雄争霸之蚁王 仲仙 3685 字 3个月前

秦相李克道:“令史昌,皇帝的诏书下来了,升迁你为迁陵县令。”令史昌叩谢道:“多谢相国的栽培。”秦相李克道:“治理好迁陵的百姓,迁陵县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在迁陵县有所功绩,我才好在陛白了。”秦相李克注视着眼前的令史昌,缓缓的点头道:“好,你先下去吧。”令史昌退出官舍。

在赵地邯郸,私学之风盛行,门派林立,传播各种学说,如同战国末年的百家争鸣,更有的学者抨击朝政,不遵守朝廷的律令,肆意妄为。

秦相李克入章台宫拜见始皇帝,叩拜道:“陛下。”始皇帝抬眼道:“是相国啊!请平身吧。”秦相李克这才起身道:“谢陛下。”始皇帝道:“请坐吧。”秦相李克坐于一旁道:“陛下,自我大秦统一六国之后,私学之风盛行,在民间有的自称夫子,其门下弟子上千。百姓不务正业,商虫不经营,都去听它们讲学,久之恐对我大秦不利。”始皇帝将手重重的在几案之上一拍,道:“焚烧这些所为的杂七杂八的书籍,什么经史子集不留。种植、医农等实用的书籍对我大秦是有利的,这些书籍还是保留下来,有借此抨击朝政者重罪论处,无需上奏。”之后,始皇帝采纳秦相李克的谏言,下达焚书令。

在邯郸,赵夫子如往常一样在园中给弟子讲学。赵夫子盘坐于几案之前,屏风之上挂有赵主父的遗像。赵夫子面向赵主父的遗像,深深的鞠躬行儒家的礼仪,身后的弟子也是躬身一拜。赵夫子在讲学之前是要拜赵主父的,天下所有的儒生都是赵主父的弟子,因为赵主父是它们心中的圣虫,贤明的君王,就像人类的孔子、文王。赵夫子转身道:“你们请坐吧。”它的弟子面向赵夫子是叩首一拜,随后便坐下。

赵夫子坐下之后开始讲学。赵主父道:“今天我要向大家讲易。”一个学生站立而起,叩首行礼之后又问道:“夫子,什么是易呢?”赵夫子讲道:“易不仅仅是一个字,它蕴含着宇宙与万物的变化的深刻理解,自己对永恒真理的追求。据我对易的理解,有简易、变易、不易、交易、道德品质、天命之谓性这几个部分。那么什么是简易呢?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有其简化的模式或规律,可以通过简单的原则来理解和解释,这也许就是易的核心;其二就是变易,宇宙与万物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尽管它们变化复杂,但存在一定的规律和模式,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占卜之中的卦象可揭示变化之中的规律,从万变之中找出唯一一个不变的永恒,去适应和应对变化;不易:尽管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变化也是普遍的,但是真理是永恒的,如阴阳之转换。”其中一个弟子起身道:“曾经赵主父从南海来到中原,受困于琅琊,也许主父追求的就是这个真理吧。”赵夫子道:“赵主父心怀天下,为我赵国之圣君。它深知民生之疾苦,在赵施行亲民的政治,深得天下百姓的拥护,其它的诸侯国都愿意臣服它,以一己之力打败秦国,率六国之兵北上征服异邦,我赵国之国力达到鼎盛。尊周天子为天下圣主,复周礼,让百姓懂得什么是礼,以礼而行不乱为,此乃强国富民的道理吧。我曾听闻赵主父在南儋部洲是相国,辅助南君统一南海诸岛,可谓是位高权重。赵主父为了追求真理,曾多次在梦中拜孔子为师,实现天下归仁,远渡大洋来到齐国,从齐国来到赵国,在赵国的漳水受困,在极度饥饿之时乃然不能使它屈服,在破庙之中认识子文与子正,子文与子正是它第一个弟子,开始它的讲学生涯,周游列国,不能受到国君的器重,权臣害怕它,排挤它,困于琅琊,失去它最心爱的弟子子文,这对它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在困境面前它依然坚守自己的操守,坚守远大的志向不降低它对君子的向往,对品德的追求。”一个弟子问道:“何为君子?”赵夫子道:“温润如玉,乃谦谦之君子。赵主父曾对它弟子这样言道,君子不妄为,动必有道;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为君子者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湿,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怠思难,见得思义,是君子与小虫之别也,是以君子坦荡荡,小虫常戚戚也。”还有弟子起身问道:“夫子,何为交易,道德与天命呢?”赵夫子则笑了,言道:“更夫,你问的好啊!交易乃行为是也,用占卜来预测商品的交换为之交易,当然应具备道德与修养,禅悟天地之道,天地与之相通,万物与之合,此乃天命之所谓也。”随后赵夫子起身道:“好,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你们都回去吧。”它的弟子都起身叩首行礼,退去。

赵夫子望着它们离去的身影,进入屋中,望着书架之上的书籍,道:“这可是主父毕生的心血。”整理书架之上的书简。赵夫子是心疼这些书简,因此它是一个爱书之虫。拍打书架之上的灰尘,从新将书简整理出来放在书架之上。看着赵主父所著的春秋,也许是有些疲倦了,趴在案桌之上睡着了。

秦兵闯入它的宅院。赵夫子被撞门之声所惊醒,走出望向站在园中的秦兵道:“你们想要干什么?”伍长走出道:“进屋搜。”赵夫子扶杖上前阻止道:“官爷,这里没有你想要的东西,只是一些先贤的书籍。”伍长凶狠的道:“我们要搜的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