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的气氛,因为苏老三的关系,压抑而又低迷。
小糖宝努力安抚爹娘,拍着小胸脯道强调。
“三哥,没事事”
从前无往不利的话,如今听在苏家人的耳朵里,也只是强颜欢笑。
毕竟,在茫茫大海上,船沉了,人还能有命在
若真的有命在,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杳无音信了。
苏家人已经认定了,苏老三早就不在人世了。
苏老太太看了张麦芽一眼。
张麦芽低眉顺目,一脸憔悴,神情中带着一丝恭谨和谦卑。
苏老太太看到张麦芽这副模样,想要说什么。
但是想到自家老三,眼睛里又闪过了一抹复杂的光芒。
最终,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也坐下吧,以后随意着些。”
“是,娘。”
张麦芽低声答应,半个屁股坐在了炕边上。
苏老太太看到张麦芽这副畏缩的模样,暗自摇了摇头。
虽然张家手段不咋样,张麦芽硬是赖着留了下来。
但是既然想给老三守一辈子,只要以后安安分分的,自己也不会为难她。
不过是多添双筷子罢了。
就是不知道,老三在地下得知,自己给他留下了张麦芽当媳妇儿,是赞同还是反对
到如今,她这个当娘的,也拿不准儿子的心思
苏老太太心思百转。
一会儿想到当年苏三虎满脸兴奋的,揣着一个鸡蛋往大石头村跑。
一会儿又想到苏三虎腿瘸了以后,性情大变
钱月梅不知道婆婆的心思,横了张麦芽一眼,越看她越觉得不顺眼。
仿佛是感受到了钱月梅的目光,张麦芽越发的弓腰缩背。
一副受气的小媳妇儿样子。
“老二家的,你一会儿去舀几斤稻米,让麦芽吃过饭回家一趟,给她爹娘带回去。”苏老太太吩咐道。
“娘,不、不用”张麦芽咬了咬唇,磕磕巴巴的低声说道“我娘家,还有吃的。”
三十两银子,足够给她爹看伤,再买些粮食吃了。
她已经对不起苏家了,哪里还有脸再拿东西回娘家
钱月梅听了苏老太太的话,本能的就想要张嘴反对。
但是话到了嗓子眼,又咽了下去。
横了张麦芽一眼。
用眼神儿说了一句,算你识趣
不过,嘴上却是很干脆的道“我知道了,娘。”
虽然心里仍然心疼那几瓢稻米,觉得是填了无底洞,肉包子打狗。
但是想到婆婆在家里的权威,立刻就改变了态度。
苏大嫂赵春花正在给小糖宝纳鞋底,见到钱月梅如此痛快,不由的露出了一丝诧异。
她以为这个弟妹,无论如何也会借此机会,讽刺几句张家的。
不成想,竟然如此干脆的答应了。
不过,让苏大嫂更诧异的还在后面呢。
“娘,我今儿给您熬了红枣粥,听说这粥最是补血养人,我这就去给您盛来,您趁热喝。”钱月梅嘴巴甜甜的,一脸讨好的对苏老太太道。
说完,还不忘摸了摸小糖宝的脑袋,又补充道“还有小姑的,小姑那份我加点红糖,小姑肯定爱吃。”
小糖宝,“”
事出反常必为妖。
她家二嫂又有图谋了。
许诺给她的花袄袄还没有兑现呢,难不成是想要用一碗粥代替
小糖宝这样想着,却侧头看了一眼张麦芽。
话说,张麦芽在苏家的身份,除了卑微之外,还很尴尬。
毕竟,张家当日的做法,实在是太上不得台面。
其实,不但张麦芽尴尬,张家的男人们也都尴尬。
谁让张大郎的媳妇儿,把张麦芽许了一圈呢。
不但钱月梅提防着张麦芽,赵春花背地里也提防着张麦芽。
张麦芽可能有所察觉,每天除了低着头干活儿,一句话也不说。
当然了,张麦芽自己表现出来的,却又让人觉得多了些什么。
“姐姐,也吃。”小糖宝奶声奶气的道。
这个“姐姐”指谁,屋子里的人都知道。
按理说,苏老太太既然承认了张麦芽,小糖宝应该对张麦芽喊嫂子的。
但是不知道咋地,不管别人怎么说,小糖宝就是不喊,执意要喊姐姐。
苏家人一向都纵着小糖宝,所以也就由着她。
钱月梅听了小糖宝的话,立刻就撂下了脸来。
她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东西,给有可能跟她抢男人的女人吃,没得堵心死她
“二嫂没熬那么多,只熬了你和娘的。”钱月梅低头哄小糖宝,“改天二嫂多熬一些,再给她你姐姐吃。”
说完,还专门看向张麦芽,问了一句。
“三弟妹,你不会和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