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之前杨清源也想过将漕运彻底收归国有,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方案。
一则这是与民争利,不利于朝廷的名声;二则除非朝廷全面掌控,不然漕帮这样的组织还是会再度出现,可能就是换了个名字,就像后世的资本一样,倒下了一家就会起来另一家,因为市场和生存空间就在那里。
有利可图,就一定会有人去做。
经过再三思考,又和狄知远简单商议了一些疑难问题,才有了今日杨清源提出的方案大纲。
将漕运这个垄断行业,以国企合资的形式纳入朝廷。
朝廷不直接出面,却是漕帮背后最大的股东,剩下一个不属于朝廷的股东,是武当派。
武当和朝廷关系,自不必多言,武当掌教张三丰便是大周国师,四舍五入,武当也是朝廷的人。
所以漕帮也是朝廷的漕帮,妥妥的国企。
在商量完第二件事情之后,杨清源又桌上取出了一本奏本,这才是杨清源真正的杀招,就算前面柳独峰不同意,这份奏本也足以让柳独峰改变主意。
“这是本官上书内阁的奏本,与柳捕头有关,柳捕头可以先看看。”
柳独峰接过奏本之后慢慢翻动,这是一份对于粮仓案的简述,但是在看到最后之时,柳独峰再难保持一贯的镇定和从容。
“杨大人这”
杨清源抿了一口茶后,微微一笑,“以柳捕头对社稷之功,这区区男爵怎么当不得”
这奏本前半段简述了粮仓案,但是之后画风一转,转到了柳独峰身上,为柳独峰鸣不平,随后为其请功、赐爵。
柳独峰在朝中的地位很尴尬,其余暗五部的统领各有来历,足以对抗文官集团的压力,但是柳独峰是身份最低微的。
平民出身,得圣上赏识,破格提拔为五品。
但是这也到了柳独峰晋升的上限了。
大周文官以科举取仕,柳独峰这种情况,周帝又不能赐同进士出身。
武将以荫封和军功领职,但柳独峰这个工作性质也不能往武将里排。
所以就导致了目前这个尴尬的局面,五年之间,柳独峰所立之功,只有赏银,未有晋升。
而杨清源的奏本之中却提出了一个新的办法赐爵。
大周不比前朝,并没有非军功不得封爵的明确说法,大家只是将其当做惯例。
杨清源就是基于这个前提,提出了封爵。
以柳独峰制衡江湖,维护治安,破获大案的功劳来看,便是赐个子爵都是应该的,但是杨清源还是保守了一波,在奏本中请赐柳独峰男爵勋位。
自古官、爵分离,官掌实权,爵有食邑。
但是爵位只有虚衔,没有实权,虽然地位不低,但是在朝中分量却不够。
故而勋贵集团才会抱团取暖,对抗文官。
但是柳独峰缺的只是地位。若论实权,柳独峰可以不经圣旨和内阁调动上千捕快,这样的权力,朝中能有几人
而且这个爵位还会带来一个质变,人生在世,不能免俗的无非名利。
这个爵位还有一个好处,一旦封爵,即便是个男爵也会载入大周的史册。
原本以柳独峰的地位,虽然手握实权,但说到底也只是个刑部下属的缉盗部门,不可能出现在史书之中,即便出现了,也就是捕头柳某。
但是现在成了柳爵爷就不一样了,柳独峰不贪钱财,不好女色,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武道和名声。
现在杨清源已经助他完成了名声,而武道的追求也要落到杨清源的身上。
“杨大人,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差遣,六扇门上下自当竭尽全力”
柳独峰这态度,几乎是把大理寺当上级部门了。
在刑部手下和在大理寺手下,都是当小弟,看看人家大理寺的待遇,是个人都会想跳槽。
“柳大人言重了此语可不能乱说,大理寺和六扇门应该是守望互助,合作共赢。双方应当结成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了”
柳独峰愣了一下,“全天候战略”
“就是兄弟之盟同心协力”杨清源强行解释了一波。
柳独峰点头称是,今天来此的收获太大了,即便是他最后所求不能成功,没关系了
两人简单协定了一些合作大纲,至于具体的合作细节,还需要慢慢地探讨。
“杨大人柳某其实还有一事相求”
柳独峰在商议完合作之事后,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柳大人但讲无妨,今日之后,大理寺和六扇门便是兄弟盟约,没什么不能说的。”
“这此事与六扇门无关,是柳某个人的私事”
“哦”这下杨清源来了兴趣了。
柳独峰看了一旁陪坐的狄知远和姬瑶花一眼,杨清源便知道其意,“狄兄,姬捕头此间事了,你们自行去处理公务即可”
狄知远和姬瑶花知道杨清源话中的意思,告辞之后便离开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