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一招定胜负(1 / 2)

为什么含元殿中,刚才还义愤填膺的群臣此时突然变得如此安静

这是因为刘既白扣了一顶大帽子下来。

含元殿中有五十多人在刚才怒斥刘既白,群情激奋,并请周帝诛杀刘既白。别管刘既白是不是胡说八道,你觉得这么个大臣的数量涉嫌结党营私,御座上的周帝会怎么想

其次,刘既白说的都是真话。

漕运的账目存在问题,这确实是真的。朝中各方势力的领袖,心里都有数,甚至周帝也知道漕运上有猫腻。抨击刘既白的大臣中,确实有结党者,比如楚王党。

像勋贵集团,京营参加、户部的部分官僚其实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结党,这些人在政治上没什么追求,只是想靠走私捞钱。最多算个犯罪集团,说是结党,其实已经太看得起他们了。

第三,刚刚众多的大臣都在骂刘既白,法不责众,跟着一起骂两句也无妨。但,现在这个情况谁敢在首先冒头,那就是给周帝当靶子啊天威难测。

带脑子的人,都会选择沉默,等一等,看情况,再做打算,而能够站在含元殿上的人,不说聪明,但是蠢货肯定是没几个的。

所以才有现在,刘既白以一人之力,镇压全场的场景

这时,刚刚归于队列的杨清源再度站了出来。

“陛下刚刚刘主簿所言不过只是请求陛下彻查此事,群臣激愤,理应不至于此,臣近日追查漕运之事,于漕帮匪首潘钱翁处获得了账册一本,臣与都察院李御史连夜整理,简单整合出了近三月间,漕运走私所漏之税”

杨清源从袖中在此掏出了一本奏折,“微臣将其尽数记录于此还请陛下御览”

周帝拿到之后,看着奏折上所附的八月至十月神都漕运偷逃税款审计表,第四次表情管理失控,脸色越来越黑。

“杨卿,你奏折上所言属实”

“臣不敢欺瞒陛下,奏疏所言句句属实。”

周帝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掌拍在了御座之上。

当然周帝不通武学,没有什么反应,但是在场的大臣都能感受到周帝此时的怒火。

“真是朕的好臣子啊三个月的时间,漕运就偷逃税款八十七万两这哪里是朕臣子,分明就是一群蛀虫,在挖我大周的根啊”

周帝越想越气,自己缩衣节食,连宫中屋顶漏雨了都不敢大修,尽可能多的将国库里的钱用于国事,至于他的内帑,只剩下了三万两不到了。

但是现在这群在背后掌控漕运的人,仅三个月就获利了八十七万两,两相对比之下彻底引爆了周帝心中的怒火。

原本念及勋贵们祖上的军功,周帝没打算依法处置,罚个款,削个爵位就算了。现在,周帝是完全没有手下留情的意思了。

“程卿卫卿”周帝看向了都察院正,右都御史程青,刑部尚书卫东来。

“臣在”

“此案交大理寺丞杨清源处理,都察院派员监理,刑部派人协助务必将这些附在大周身上的蛀虫全部给朕抓出来”

“臣遵旨”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个阵容自从大理寺落寞之后就没有出现过了。

三司会审,表明了周帝此时彻查此事的决心。

一旁的彭城伯等人脸都绿了,原本还想通过查封漕运之事将杨清源收拾了,就算不能将其免职,也至少能阻碍杨清源继续查下去,没想到这姓杨的如此心狠手辣,竟然直接把桌子掀了。

一旁的刘宾看着自家起身自信而立的儿子,在这一瞬间感觉自己的纨绔儿子成长了,以一人之力压制殿内弹劾众臣的壮举,虽然不是自己儿子谋划的,但是由自己儿子亲自完成的。

让刘既白跟着杨清源,或许是自己在教育儿子上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了。

刘既白能跟着杨清源、李寻欢这几人进学,日后必有精进。

同时,这个立于朝堂二十年的老官僚,也赞叹杨清源的计划。

若是漕运的问题由杨清源提出,就算周帝再信任杨清源,在其眼中,可能会有别的想法。

勋贵集团刚刚弹劾了杨清源,杨清源就举报勋贵集团在漕运上做文章,即便确有其事,但也免不了携私报复的嫌疑。

由刘既白出手,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刘既白是户部漕运司驻码头办事处的主管,由他来揭露漕运上的问题是最合理的,最后由杨清源补刀,一击必杀。

原本以刘宾的处世哲学是不会掺和这场斗争的,因为一旦参与了漕运之事,就默认站到了楚王的对立面,得罪一个有可能继位的皇子,这种事情作为一个官场老油子,是不可能做的。

但是杨清源这次捅出来的事情太大了,涉及国库粮仓失窃,别说查实,就算是沾上一点,楚王也应该与大位无缘了,为私利而损国,这是陛下不能容忍的。

刘宾也顺势站位,分润一分从龙之功。而自己的儿子还赚了一份大功劳,直到散朝的时候,刘宾心中还是乐呵乐呵的。

散朝之后,杨清源和李寻欢正欲回衙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