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十年
2004年3月3号。
燕京,昆仑饭店。
第五届应氏杯决赛第三局在燕京打响,四年一届,冠军奖金高达40万美金的应氏杯,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此外,此次闯入应氏杯决赛的两人全是华夏人。
这又让人多了一层关注。
当然。
棋迷们关注的不是冠军归属,从80年代中期至今,华夏,不,是世界棋坛上方多了一尊神。
围棋之神!
从90年代至今,十年间无一败局!
如果说之前有人对那句‘千古天赋第一人’有异议,现在?
谁踏马还有异议?
古之棋圣复生,跟‘宋仁’接受同等的教育,那也百分百下不过‘宋仁’。
简直无情!
好在五年前,棋圣‘宋仁’对外官宣了一则消息,他不再参加国内的一些邀请赛。
只参加世界级大赛。
用他的话来说,要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彼时,李杰不过二十来岁,但没人质疑他说的不对。
是要给年轻人一点机会,让他们拿几个冠军,积累一下信心。
不过。
到了国际大赛,李杰一个人包揽了所有能拿的冠军。
五年前,小日子率先退群。
不办了!
‘宋仁’一日不退役,他们一天不办世界大赛。
办什么办?
引狼入室啊?
所有冠军都是他一个人的,咱们不玩了!
两年前,小西八也退群了。
办个吉尔!
不过,最近又有消息,三星、农心两家有意扩大在华市场的企业,准备重启围棋赛事。
但具体什么时候办,怎么办,暂时还没信。
而今。
世界围棋大赛大半都是华夏企业赞助,春兰杯、健力宝杯、脑白金杯、旺旺杯、应氏杯,足足五项世界级大赛。
除了应氏杯是四年一届,剩下的四项比赛都是两年或者一年一届。
比赛很多,奖金不少。
一众比赛中,应氏杯的奖金仍然是最高的。
“我输了。”
常浩叹了口气,削微整理了一下发型,然后,投子认负。
“待会复个盘?”
“过两天,可以吗?”
常浩现在哪有心情复盘,好不容易击败刘昌鹤、李昌镐,以及新晋崛起的李世石。
终于来到王座面前。
他觉得自己成长了,但这三场对局又让他明白一件事。
没用!
那一点点成长,根本不够用。
“当然可以。”
李杰微微一笑,他知道输棋的感受,尤其是常浩这小子,对方是一个求胜心很强的棋手。
接着。
例行的颁奖仪式,李杰成功接过应氏杯的奖杯。
然后是记者发布会。
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的李杰缓缓步入现场,他上台的那一刻,现场的闪光灯纷纷亮起。
一阵例行的开场之后,华新社的记者率先获得采访权。
“您好,宋仁九段,我是华新社的记者周元。”
“今天是您第五次捧起应氏杯,也是您个人职业生涯第28座世界冠军奖杯。”
“从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您以幼学之年,连败数位日本超一流棋手,您几乎统治了所有重大赛事。
有评论称您让围棋进入‘宋仁纪元’,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围棋如同宇宙,没有人能真正统治它。”
李杰微微一笑:“如果说过去这二十年,我统治了棋坛,那也不算太过分。”
“不过,我个人认为,我的围棋仍然不是完美的,就像今天和常浩的对局中,在第125手,他逼着我走出了从未在公开赛亮相的新变化。”
“您好,宋老师,我是体坛周报记者,您能提一提那个新变化吗?”
“唔,这种变化我将它称之为‘星云劫’,具体的话,内容太长,过几天,我会发布在个人博客上。”
没过一会儿,轮到小西八《东亚日报》记者提问。
“宋仁九段,您与李昌镐九段并称为‘绝代双骄’,但他近五年却始终没能突破您,您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的吗?”
此话一出,不论是华夏记者,还是海外记者,俱是眉头一皱。
李昌镐和‘宋仁’并称绝代双骄?
什么时候的事?
李昌镐本人知道吗?
果然。
还得是小西八!
贴金的技术,杠杠的。
然鹅,李杰却没有给这位记者面子,直接说道。
“下一位。”
“您好,宋仁九段,我是nhk记者,自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