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122章(3 / 7)

喜啊。

赵新山眼里现出喜色。

赵柯则是抓紧机会,笑道 “张场长同喜。”

“我有什么好喜的。”

“我们就是咱们县下辖的

大队,我们大队选上,跟县养猪场选上有什么区别”

肯定是有区别的,要不为什么不选他们县养猪场不过全省那么多养猪场,赵村儿大队选上,比其他县的养猪场选上,更让他舒服。

张场长面上浮起一丝笑,叮嘱一句 “你们大队好好把握这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这是一定的。”赵柯大方地说, 赵村儿大队就是咱们县的一份子,我们有任何所得,回来都会毫无保留地与县养猪场分享。

张场长意外, 你们舍得这不只是简单的养猪培训,技术、人脉、资源、政策扶持后续会有各种好处。

他们难道不知道

赵柯跟段书记不一样,她谈判的时候,通常喜欢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让对方认为她能给他们带来好处,然后达成自己的目的。

她不觉得自己的位置放得低,这只是一种手段,只要在道德和法律范围内,手段没有高低。所以她怎么忽悠,对面的人一般不会不舒服,顶多是好气又好笑。而眼下,赵柯就一个目的赊猪崽。

赵柯又拿出她那套“资源置换,互利共赢”的磕儿, “我们大队就是小打小闹,实力肯定比不上县养猪场,市场广阔,咱们本来就是所属关系,同根同源,合作才能共赢。

没有人想要这个机会,只是为了多养两头猪,无论是扩大规模、进行科学转型,还是形成产业链,肯定是想有更大的发展。

张场长点头。她这么说,明显不是不知道培训的好处。

赵柯持续发力 “我们大队现在有一定的实力,公社又大力扶持,同时又有其他兄弟大队作为储备资源,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自给自足,循环利用,并不是要占县养猪场的便宜。

“赊猪患只是一笔小钱,却是县养猪场和我们赵村儿大队养猪场之间的重要桥梁,用一个纽带将我们两个养猪场联结在一起,更方便我们后续合作。

没有县养猪场,还有别的养猪场,但是我们大队私心里,并不愿意舍亲求远,我们是希望和县养猪场携手共进的;当然还有更次的情况,别的养猪场也没有,但有我们有公社的支持,我们大队的养猪场只是走得慢一些,绝对不会发展不起来。

培训之后的交流分享是我们大队初步的诚意,如果后续的合作建立,我们公社也可以在饲料的原料上给予一些让步,再往深远一些看,县养猪场如果想要转型,形成一个更大的产业链,应该也需要一个可靠的猪肉供应吧

张场长越听越专注,表情也越来越严肃。

“张场长,我们之间的合作,其实大有可为。”赵柯最后轻声问一句, “那么,县养猪场是不是也要表示出一些诚意

张场长陷入沉思。

石头听得目瞪口呆。

没钱,赊个猪崽,能说出这么多吗而且,赵主任一开始不是不知道他们拿到培训名额了吗

赵新山也服,但他听多了,承受能力强一些,还能分出精神来碰一碰石头,提醒他注意表情,别扯后腿。

石头赶紧合上嘴巴,抿紧。整个场长办公室安静极了。石头紧张地咽了一口水,声

音他听得清清楚楚,吓得他以为吵到其他人,赶紧小心地打量。

没有人注意他。

石头绷紧神经。

张场长终于出声, 你们大队的养猪场打算赊多少猪崽赵新山和石头看向赵柯。

大队来之前商量过,如果拿到公社的砖钱,就买四十到五十只猪崽。

然而赵柯开口就是“一百”。

张场长险些坐不住, 多少

赵新山和石头也都震惊地看着赵柯。

一百

疯了吗

赵柯平静地重复“一百。”

天不热,竟然出了些汗。

张场长摸向衣兜里的手绢,又松开,没拿出来擦汗,忍不住嘲道 “你们一个大队,才几个人,心挺野啊

赵新山控制着没点头。他们大队那几个人,要真养这么多猪,心是挺野。

赵柯很淡定, 人总要要梦想嘛。

张场长看着她的眼神,怀疑中带着一丝警惕 “这么养下去,你们大队养猪场的规模,很快就要追上县养猪场了

他怎么觉得他们的梦想是

“干翻县养猪场,取而代之”呢

赵柯一脸正气,高觉悟道 “我们国家是广阔的,我们都是在为国家和集体创造效益,是在响应国家恢复经济 大力养猪的号召,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绝对不能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张场长

行吧。

事实上,即便现在的产业基本都是国营和集体所有,产品只能给国营的饭店、供销社或者百货大楼市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