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第 69 章 阴霾散去(4 / 6)

地看着赵四爷,“四叔,有啥不能好好说,非要打孩子”

赵永强兄弟四个又感动又难受地叫他们“爹、妈”

赵四爷今天下狠心敲打他们,话说得刻薄“你们倒是父母兄弟感情深,呸我看着都嫌膈应”

一家子脸色变幻,红了又白。

赵四爷冷飕飕的视线射向夫妻俩,“栓柱儿就算不是养在身边儿的,那也是你身上掉下来的肉是他们四个血脉相连的亲兄弟是姓赵”

“本来好好的,亲兄弟就算不在一家子户口簿上,打断骨头连着筋,处好了咋都能相互扶持。别家有这关系恨不能使出吃奶的劲儿拉旧情,你们两个蠢的,脑子坏掉了,非要去闹事儿,好好的亲缘都给折腾断了”

“别家背后不知道咋看你们笑话呢”

赵二叔赵二婶儿神色僵硬,被他骂得抬不起头。

赵四爷又转向兄弟四个,“别以为是你们爹妈干的糊涂事儿,就跟你们没关系了”

兄弟四个想解释。

赵四爷冷声埋汰他们“咋看栓柱儿过得好,心里不平衡吗就这点儿本事,你们还能有啥出息自己照镜子的时候,不觉得磕碜吗”

赵二叔赵二婶儿不乐意听人这么骂儿子们,张嘴“四叔”

“没你们说话的份儿”

赵四爷当当敲了几下烟杆,训斥“你们好意思说新山和赵柯偏心徇私他们就是太向着你们,才一个劲儿地给你们机会反省你们要是不姓赵,我跟你们说,你们连反省的机会都没有”

赵二叔一家都不咋明白他的意思。

老五赵永军小,脸皮厚,觍着脸请教“四爷,我们没啥文化,笨,你指点指点我们呗。”

赵四爷绷着脸。

赵成眼睛转了转,开口替他们说话“爷,都是一家子亲戚,抬头不见低头见,你就给他们说说清楚吧。”

赵永强也赶紧道“是啊,四爷,我们真的知道错了,您是咱们赵家的大家长,您看着我们长大,您管管我们”

赵四爷神色缓了缓。

其他兄弟个纷纷出声,他们几个的媳妇儿也都开口求情。

只有赵二叔赵二婶儿拉不下脸,明显心里还有点儿不服气。

而赵四爷看了眼四个侄孙媳妇,“我是不想人好好的嫁给你们受过。”

四对儿夫妻面上一喜,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软和话。

赵四爷点着烟,抽了两口,缓缓道“你们家没人跟赵柯出去过,不知道她在外面吃的可开了。有本事的人,咋都有出路,她能上工农兵大学,为啥非要留在村里”

一家子面面相觑。

“赵柯是咱们老赵家脑瓜最好的孩子,她留在村里,就是为了大伙儿能过得更好。”

赵四爷第一次明明白白地夸起赵柯,“让赵瑞去读工农兵大学,让赵建国去医院培训,让大伙挖渠、种白菜,搞水车,让村里青年去当兵一个带一个,先好的人总有能拉拔其他人的。”

一家子全都沉默,这么一说,赵柯当上妇女主任不到半年,竟然干了这么多事儿

“你们瞅着,栓柱儿是过继给别人家的,他好了便宜全在别人家,目光短浅”赵四爷重重地敲烟杆儿,“新山和赵柯看得啥他们是老赵家的孩子,是咱们赵村儿大队的孩子”

“几块钱就凿破头,眼皮子浅真到手,够干啥的你们没出息,也希望你们孩子将来跟你们一样没出息吗你们吃糠咽菜,也希望你们的孩子跟你们一起吃糠咽菜吗”

这下子,连赵二叔赵二婶儿夫妻也蔫了。

他们再有私心,劳累一辈子,也都是为了下一代。

赵四爷抽了口烟,让他们缓缓,寻思寻思,才继续说“开荒辛苦吧赵柯说,明年要把河边儿的地全开起来,种水稻,这样大家伙秋收分粮的时候,都能尝尝白米饭的味儿,你们孩子没吃过呢吧”

何止他们,赵村儿和附近几个大队都不种水稻,村里过得好的人家也就是过年能吃上一顿掺着杂粮的白米饭。

赵四爷听赵柯说起来,都口中生津。

赵二叔一家老少也都口水泛滥。

细粮每年也都能尝尝,可纯白米饭,多奢侈啊。

赵四爷瞧他们满眼馋,缓声道“有些事儿,我明白,新山明白,村里不少人都应该开始明白了,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当兵的名额吗是赵柯。”

“她能送一个人出去,就能送第二个,第个她说要让村里吃白米饭,就会想法子往那儿带,你们还缺心眼儿地盯着栓柱儿。”

赵四爷看他们,尤其是赵新河夫妻俩来气,举起烟杆儿虚晃两下,恨铁不成钢,“要不是看你俩好大岁数了,我都想凿你们两下”

赵二叔赵二婶儿不由自主地缩脖子,犯怂。

赵永强是老大,摆出最恭顺的姿态,求道“四爷,我们脑子不灵光,揉碎了说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真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得咋解决”

兄弟几个互相看,脸热。

赵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