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伏焉乱局(2 / 3)

,怕就怕,军队变成了乱兵,那事情就真的大条了。</br>到时候,伏焉如同一叶孤舟,根本不用夏国进攻,就会自行陷落。</br>甚至,整支军队现在就是一个烫山芋,什么时候将自己烫死都不好说。</br>他现在还能压制,但没了粮草,怎么压制?</br>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里面的风向也逐渐不对了。</br>世家大族开始被大王逼迫,要求他们拿出粮草。</br>对方自然不愿意。</br>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什么都不重要,只有两样东西才最要,第一就是土地,第二就是粮食。</br>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br>大王红口白牙一张嘴,就要自己等半条命?那当真是痴人说梦,说句不好听的,真打起来,世家大族未必怕他。</br>只是被狠狠杀了几个后不起眼的大臣,终于,世家大族退了半步,为什么叫退了半步呢。</br>因为,粮草还是没有,但挂靠在他们名下的商队粮草可以动用。</br>大王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但目前来说,至少可以缓解一时的困局。</br>大量的私库被打开,成堆的粮食被运送出来。</br>到了此刻,大军的粮草需求才终于缓解了一下。</br>乐磴知道再这样下去不行,立马进宫求见大王,对他称述利弊。</br>趁着还有力量一定要再次出兵,如果不能打出去,迟早一点是要饿死的。</br>大王示意他先回去,等乐磴走了后,他立马将自己的王后找了过来,又找来了郭崇,一起去见了太后。</br>「太后!」</br>「大王来了,坐。」</br>几人入座。</br>英烈夫人叹了口气。</br>「没想到,我尚国竟有一天被人堵在门口,伏焉城反倒成了我们的掣肘。」</br>大王满脸疲惫。</br>「杨乾女干贼,实在太过狡诈,谁能想到他将士兵赶进来,是为了消耗我们的粮草。」</br>想到这里,大王越想越气,就对着郭崇说道。</br>「瞧你办的好事,都是你说的,夏国会撤军,撤了吗?」</br>郭崇立马吓的跪倒在地,浑身颤抖,但低下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和阴狠。</br>有什么好事的时候,都是你沾光。</br>什么不好的事情,都是我背锅。</br>可这次的锅太大,自己铁定背不动,大王这都看不出来?不,他是看出来了,还要自己背,这是想让自己去死呐。</br>「大王,是臣不好,可当时查此案,是公子沐主导的,臣也是极力阻止把上将军召回,可因为粮草失窃的数量实在太</br>多,公子沐极力主张召回上将军,臣也是无可奈何。」</br>王后一挑眉头,当时的情况她比谁都清楚,但她却沉默了,当时也是自己的做的决定。</br>反正在场的,除了郭崇外,其余的都已经被俘。</br>生不见人,死不见尸!那自然无从佐证。</br>「公子沐此人也是没什么才能,几十万打十几万,打成这德行,哪怕放条狗,都比他能干。」</br>王后说完,无奈,拳头紧紧的攥了攥。</br>「那大王有什么打算?」</br>大王斟酌了一下,然后给了王后一个眼神,王后立马会意将殿内的下人全部遣了出去,他这才说道。</br>「王后,寡人觉得,还是按照乐将军的办法来,哪怕突围不攻城,死上一些人,也能缓解我们粮草紧迫的难题。」</br>王后皱了皱眉头。</br>「人口损失过重,那何人种地?」</br>「只要五六年的时间,兵源又会充足,实在不行,将杨乾打出后,闭关锁国几年。」</br>这也是所有诸侯国恢复兵源的一个最简单粗暴的办法。</br>也就是,休养生息,在中原的巨大棋局中,低调,不乱出头之类的。</br>最后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如果能用十万人,拼死杨乾两三万人,那也是好的,毕竟尚国也不是笨蛋。</br>在四人的无言,沉默,以及略微欣喜的交流中,曾经保家卫国,勇猛杀敌的将士,毫无察觉的变成了一个个的工具。</br>一个可以任意损耗,毫不珍惜,甚至是累赘的工具。</br>冬意消退。</br>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渐不那么寒冷,雪已经停了好些日子。</br>因为打仗,士兵们都没过一个好年,还好的是,军中伙食也算凑合。</br>杨乾收到情报,得知私库已经打开,倒是不疑有他,这是他早就预料到的事情。</br>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