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等都是误国之辈”
大殿中回荡着司马亮的怒吼声, 数百文武官员笑眯眯的看着怒不可遏的司马亮,司马亮的提案又一次被张华等人驳斥了。
有官员负手而立, 眼中精光四射, 张华几乎是“逢司马亮”必反,只要是司马亮的提案不论是什么都鸡蛋里面挑骨头否决了。这张华和司马亮有这么大的过节
附近另一个官员惊愕的看着他“你竟然不知道”众人皆知张华与司马亮的过节源自荆州刺史胡问静。胡问静小小年纪,出生低微,是个女子, 更重要的是声名狼藉, 这每一点都让张华愤怒。
“听说在除夕的夜宴之中, 张华直接表示一定要将胡问静踢出朝廷。”又是一个官员凑过来说道, 虽然是张华醉酒后的言语,但是酒后吐真言, 很能够表达张华的真心。
张华在不远处淡淡的看着大殿中的官员窃窃私语,很清楚这些官员多半就是在讨论他为何要处处针对司马亮, 更有可能已经知道与胡问静有关。他一丝一毫都不在意。
张华原本对胡问静算不上有太多的敌意, 胡问静是个出生低微的无知少女,这当然让张华不快, 大缙朝何时出现了一个低贱的平民大官了但是考虑到这胡问静的崛起与司马炎的逊位有关, 是司马炎和其余司马家王侯的博弈结果, 胡问静的未来不是在朝廷为国为民,而是在荆州守住司马炎的幼子, 张华还是很能够接受的。张华偶尔会叹息,司马炎一手建立了大缙朝, 竟然被逼逊位, 这世事无常啊,想来司马炎为了找一个合适的人选保住子孙的性命和富贵,这才不得不找了对皇位、对司马家王侯们、对朝廷没有什么影响的低贱女子胡问静做托孤大臣了。
张华认为司马家的王侯们都能容忍胡问静, 他为什么就不能呢只要当荆州根本不存在大缙朝的版图之中,无视荆州的事情,无视胡问静的事情就好。他并不想搭理胡问静,司马炎的托孤重臣足以让胡问静戴上了光环,他不想摧毁司马炎的最后寄托。所以,张华自认为在朝廷中几次反驳司马亮有关胡问静的提案的言词的出发点极其的客观和公道。司马亮想要根据胡问静的名单安排荆州官员开玩笑司马亮想要给胡问静增加军队开玩笑
张华认为司马亮的提案超出了人臣的本分,自己身为大缙朝的司空自然该尽心尽力的阻止,这无关胡问静的身份,无关司马炎的托孤,甚至无关自己是谁,只要是大缙朝的臣子就该站出来阻止司马亮破坏规则。这就是气节这就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是,随着时间门的流逝,事情超出了张华的想象。
先是一群司马家的王侯跑来找他,希望他为了天地大义,百姓福祉,带头对抗不仁不义的司马亮。老实说,张华是有些心动的,司马亮无才无德,若是坐上了龙椅绝非天下百姓的福祉。张华没有一口答应或者回绝,只是不乱不硬的说着“当以国家为先”,只是在对抗司马亮的时候情不自禁的会更加激烈,会更加的注意其他司马家的王侯、官员的注意,每当发现大殿中的众人盯着他佩服的点头的时候,张华的心中就会多了一些飘飘然的感觉,司马亮肆虐朝廷,众人沉默,唯我奋起对抗,天下英雄舍我其谁
慢慢的,张华听到了一些不太想听到的事情,竟然有人把胡问静与他放在一起比较,号称“寒门双杰”。张华真是暴怒了,混账东西胡问静凭什么与他并称一个乞丐一个女子一个什么是名誉都不知道的低贱女子也配和他并称
张华深深的怀疑这所谓的“寒门双杰”是司马亮故意提出来,借他的名头提高胡问静的。张华嘿嘿的冷笑,用他积累了几十年的名声给一个贱人刷名誉司马亮真是用心恶毒啊。
到这里为止,张华依然认为自己对胡问静没有什么偏见,他有因为胡问静是低贱之人就主动下手吗他有因为胡问静蹭他的热度而主动打击胡问静吗都没有。他只是更严格的按照大义判定有关荆州、有关胡问静、有关司马亮的事情,对的就支持,错误的就反驳,只是司马亮和胡问静基本没有作对的事情,所以被反驳的比较多而已,但这怪不得他。
直到过年前的某一天,张华听说了某件事。
“投靠张华有什么用张华能够给你安排官员吗他有什么能力给你安排官员张华若是没有岳父支持,自己还不知道在哪里种地呢。依我看,不如投靠胡问静,胡问静比张华强多了,要地盘有地盘,要人手有人手,背后的靠山也比张华硬,知道投靠胡问静的人怎么了都当官了知道为什么最近没人到张府了都去荆州投靠胡问静了,谁愿意投靠张华那个废物渣渣啊。”
张华拿自己的脑袋发誓,他当时真的是闲的无聊,忽然想要写一首关于大雪的诗词,然后信步在张家乱走,不知不觉到了招待拜谒他的寒门子弟的客厅的附近,绝对没有故意偷听的意思。
可这无意中听到的言语让张华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他只记得自己找来了仆役,将那客厅中的寒门子弟尽数打死了,其余什么都不记得了。
从那以后,张华坚决的逢司马亮必反,逢胡问静必反。司马亮是皇族,张华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