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毒计(1 / 6)

胡问静马带着慕容轩辕等人的脑袋马不停蹄一路往西, 一口气跑到了西郡和张掖郡,然后舍弃了更西面的酒泉郡和敦煌郡立马回转武威郡见马隆。

马隆很是高兴“吾得胡司马如得卧龙凤雏有此良计,凉州定然稳如泰山。”一群将领热烈的鼓掌, 看胡问静的眼神都冒着星星。

胡问静鄙夷极了“少来这一套”马隆和一群将领有些尴尬“习惯了,习惯了。”大缙朝武将不值钱, 文官牛逼到了天上, 马隆和一众武将已经习惯了对处理政务的文官热泪盈眶热烈鼓掌热忱赞扬,哪怕那文官做的事情垃圾到必须返工,马隆和一众武将绝对可以用看神仙的表情射出千百道崇拜和佩服的目光。

左右没有文官,马隆说话就直来直去了“这叫什么事儿啊”一群将领用力点头, 胡问静的“鲜卑人也是汉人”纯粹就是一坨狗屎。

胡问静大怒“若不是胡某,你们狗屎都想不出来”马隆和一众武将鄙夷的看胡问静, 看,拍马屁嫌弃太虚伪, 说真话立马怒了。

胡问静侥幸平息了武威城的胡人作乱,但是不论是她还是马隆都看到了更大的问题,那就是整个凉州几十万鲜卑人将会怎么看待上万青壮鲜卑人被杀。

血腥镇压只会带来血仇, 杀了上万青壮鲜卑人只会让上万个鲜卑家庭几十万鲜卑人更加痛恨汉人。会不会有某个痛失爱子的鲜卑人头领振臂高呼杀光汉人为鲜卑子弟报仇会不会有某个死了情郎的鲜卑女子含泪拿起刀剑毅然从军为情郎报仇会不会某个十来岁的鲜卑孩童仇恨的盯着周围的汉人儿童

当年影响凉州秦州关中的秃发树机能作乱的起因不就是小小的血腥镇压吗

胡问静和马隆都不敢赌鲜卑人面对上万鲜卑青年被杀后欢欣鼓舞情绪稳定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 于是只能采用诡计力图消弭这次潜在的大规模胡人作乱。

胡问静的“鲜卑人也是汉人”的垃圾计策就是在这个无奈的背景之下出炉的。从出炉的那一刻起, 这个计策就充满了欺骗、无奈和毫无诚意。

因为胡问静喊破了嗓子的“鲜卑人也是汉人”其实根本不靠谱。

那些中老年胡人仰慕华夏文明, 一心作个高贵的汉人这点没有错。中老年胡人在草原吃了半辈子苦,一心向往那不用担心半夜被冻死的科技发达的农耕文明, 当然想要成为汉人。可是那些年轻的胡人,尤其是那些在大缙土地上出生的、没有见识过放牧的艰苦、只看见汉人过得好、只听见汉人比胡人有钱的年轻一代胡人却对汉人充满了愤怒。大家同在武威郡, 同在一个县城,凭什么你们汉人有房子有田地能当官老爷,我们同样在这里出生这里长大, 却一无所有这种愤怒根本不是给一个“汉人身份”所能消弭的。那些年轻的胡人心里想的从来不是做汉人,而是“杀光有钱的汉人,抢光汉人的房子田地牛羊钱财,让汉人品尝一无所有的痛苦”。

年轻一代的胡人与汉人的矛盾没有任何温和的办法可以化解,因为这是你死我活的生存资源争夺战,标准的零和游戏,不可能双方都赢,胡人和汉人矛盾的根源注定没有办法化解。

满足现状的中老年胡人就是不给汉人的身份也绝不会参加造反作乱,对现状无比痛恨的年轻胡人就是成为了汉人也要杀光汉人。

“鲜卑人也是汉人”的目标客户群就失误了,压根就没有执行的理由。

至于胡问静许诺的一连串东西更加的不切实际,充满了欺骗性。因为什么三十税一,什么官府给与田地,什么官府教导怎么种地,胡问静许诺的好处统统都不是对鲜卑人成为汉人之后的优待,而是朝廷对各地缙人发布了多年的法令。

“只要是汉人就可以到官府这里领一块土地种地新开垦的荒地五年不收税”大缙皇帝陛下司马炎灭吴后有感国内十室九空,良田荒芜,种田交税的活人都没几个,严重影响皇室的奢靡生活,于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吸收胡人加入缙人,增加韭菜的数量,一方面在大缙推行各种有利于农垦的制度,比如占田令和课田令,而给与百姓土地耕种就是占田令的一部分,其中的含义是让百姓用较低的佃租耕种官田,而不是白送一块上好的田地给百姓,田地的所有权还是官府的。

“官府会派人教汉人种地,租借给汉人耕牛,发给汉人种子”这些本来是所有朝代官府都在做的事情。士农工商,民以食为天等等词语说明白了农业的重要性,基层官员教导百姓怎么种地那是本职工作,看看朝廷的官职就知道了,“大司农”、“水衡”、“牧官” 、“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令丞”、 “劝农官”,“都水使者”一连串的官职严重说明了朝廷是死死的盯着农业的。

“税赋只有三十税一”大缙的税赋就是这么低啊。

“有收成之前,官府会发放救济粮,绝不会让你们饿死”这点就更扯了,朝廷赈灾那是常事,给胡人吃喝更是从来没有断过,只在于多少而已。

也就是说,胡问静在各地对“来自鲜卑草原的汉人”的许诺其实一文不值毫无诚意,那些许诺只是缙人本身就具有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