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帝是大魏的第三任皇帝,他的父亲庆德帝一生有十四个儿子,而且这十四个儿子有十三个都养大成人了,原本按照祖制,除了太子以外,所有的皇子年满二十岁便要去封地就藩,但庆德帝舍不得儿子们离开,将皇子们都留在了京城,且允许这些皇子入朝参政,这也是庆德年间夺嫡之争如此激烈的最大原因。
在庆德帝众多的儿子当中,永丰帝最开始并不起眼,论出身,有嫡长子出身五岁就被封为太子的老大,论名气,有才名和孝名传遍大魏的老三,论在朝中的支持,有宗室和三位国公力挺的老四,论军功,有骁勇善战大败匈奴的老八。
太子面色发白。
三皇子皱起了眉头。
四皇子看了一眼嫡亲的七弟。
八皇子笑容璀璨,骁勇善战、大败匈奴的是他
可这四人已被排除在外,庆德帝顾不得考虑为何太子没能顺利继位,而是猜测继位的永丰皇帝到底是他哪个儿子。
老二,才德不显,天真幼稚,母族和妻族都非显赫之族。
小五,胸无大志,小小年纪便纵情声色,尚未娶妻,可庶出子女一只手都已经数不过来了。
小六,生下来只有三斤重,幼时差点养不活,好不容易养住了,也做不到像正常孩子一样,在上书房念书时,隔三差五便要歇几天,到现在这孩子连骑马都没学过,他对小六唯一的期盼便是平平安安活到老,莫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至于旁的,他连这孩子有后嗣都不敢强求,已经做好了将来给小六过继一个孩子的准备。
小七,淑妃幼子,又有老四这个当哥哥的护着,性子是孩子们当中最活泼的,也是最没有城府的。
再往后,年纪都太小了,小八比小七小了四岁,小九和小八又差了两岁。
庆德帝微微闭了闭眼,他的确有把儿子们都留在京城的打算。
骨肉亲情,他舍不得让孩子们一成丁便去封地,一旦皇子就藩,非特诏不能回京,父子之间再见面的机会就太少了。
他此举竟让太子失了皇位吗。
天幕上,后世之人已经消失不见了,天幕的左边是一幅画,画上是一个穿着龙袍的男子,右边是几行字,大概是后世的文字,简洁又熟悉,却又偏偏看不懂,好在那男子的声音并未跟着消失。
主播翻看史书,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庆德年间的夺嫡之争,一开始是太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三人之间的斗争,太子被废后,三皇子和四皇子也相继倒台,这期间永丰帝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皇子,并未参合其中,也没有任何突出的功绩。在老大、老三和老四失败之后,夺嫡之争变成了老七和老八的角逐,七皇子继承了来自于同胞哥哥四皇子的势力,这时候的四皇子已经从皇位争夺者变成了弟弟的支持者,而八皇子是所有皇子当中唯一有军功的,也深得庆德帝喜爱。
但是这二人,一个被废为庶人,一个终身圈禁,结局还不如前头那三位。
皇位之争就是如此惨烈,但权力的诱惑又是那么大,庆德帝儿子多,废了五个,也还剩八个呢
五皇子,九皇子和十二皇子在夺嫡之争的后期开始发力,不过和前头那两波比起来,这三人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没翻腾出什么动静,还没来得及进入白热化,庆德帝便立了六皇子为太子,也就是之后的永丰皇帝
纵观整个庆德年间的夺嫡之争,六皇子基本是隐身的,大量的史实都证明,这位在被立为太子之前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野心,明明是贵妃之子,也颇得皇帝喜爱,但却始终没有入局。
那么永丰帝真的没有野心吗,一个缔造大魏盛世的皇帝,一个眼光超前的人,一个心怀百姓甚至为此屡次更改律法的皇子,真的对皇位毫无觊觎之心吗,主播认为这不太可能。
永丰帝的不争便是最好的争,当然,如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敏锐的眼光、清晰的头脑以及强大的克制力,而这些永丰帝恰好都有,永丰帝在位期间对社会制度的超前改革,放到如今来看是十分合适的,对律法的几次修改也使得大魏的律法更贴近于现代的律法,由此可见永丰帝的眼光和头脑,至于克制力
众所周知,永丰帝是一夫一妻的践行者,终身没有妾室,要知道永丰帝可不是短命皇帝,他们夫妻二人都很长寿,永丰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活到百岁的皇帝,和皇后在同一日去世,二人做了八十载的夫妻,始终恩爱两不疑,跟那些爱妃人老珠黄就换个人宠的皇帝比起来,永丰帝简直就是情圣
永丰帝的克制力不只体现在男女关系上,也不只是在获得权利之前多年表现出的不争上,永丰帝活至百岁,但在六十五岁时便退位给了自己的长子,成了太上皇,为了避免影响新皇执政,永丰皇帝带着皇后有十年之久是不在京城的
在尝过权利的滋味之后还能对权力如此克制的人,主播有理由相信,在得到这份权利之前,永丰帝能克制住自己的野心
不争即为争,主播认为这应该就是永丰帝的夺嫡策略,相反倾城绝恋中恋爱脑、天真无邪、纯捡漏的男主角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