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罗洗漱完毕,换上了一套干净的衣物,拉拢窗帘,熄了壁炉,将烈火重剑放在了枕头下,这才钻入了柔弱的被窝。
不得不说,旅馆房间的配置就是要比酒馆的舒服。
又或者可以换句话来说,酒馆的房间,其实就只适合酒鬼们去睡。
可即便躺在了舒适的床上,亚罗却连半点睡意也没有。
同一件事、同样的视角,却因为出发点不同,就能得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
感觉一个人是好人的时候,怎么看都觉得他好,以至于一些明显的细节都能忽略过去。
感觉一个人是坏人的时候,越看越觉得他坏,就连一个眼神都能认定成证据。
这种情绪对立的视角,不管对于谁来说都非常难得机遇。
看别人容易,看自己难。
现在,亚罗就有着一段自我观察的记忆,并通过这段记忆,对莫顿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情绪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的转变”
“第一阶段,应该是从陌生到认识,也就是莫顿给我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也叫首因效应、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如果用百分比来列举对其他人的认知,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占据了100,第二次见面第一印象占据80,后面依次递减,后面会保持在各占50的程度。
“第二阶段,就是上了马车,马车上的迷幻香水加深了我对莫顿的好感,片面性的忽略了莫顿的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莫顿居所附近的那些巨大红花。
如果没有猜错,那些红花都是成熟的幽魂鬼兰
车门打开时候亚罗闻到的味道,就是花香和鬼兰果的果香
鬼兰果本就有着补充精神,活化精神力的作用,精神力的汇聚又会牵动虚空魔力。
亚罗闻到了花香和果香后,首先被鬼兰果香活化了精神力,又借助那个场地的特殊,才明显感知到了空气中飘荡的虚空魔力。
而在当时,莫顿也是借助这个见面杀的间隙,影响了亚罗的情绪。
“第三个阶段,鳄鱼谷外,药效退去后,自我的纠结。”
当时亚罗的想法是什么
要不就认定莫顿是好人,要不就直接杀回去
现在回想起来,亚罗都不禁沉思,自己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极端的
幼年
情愿在幼儿园称王称霸,每天收割几点经验值。
情愿拒绝可能存在的巨大机遇,也要脱离异空间回到现实。
不冒一点风险,怎么会是那个时候
轮船
行事看似莽撞,但亚罗也考虑过后果,知道母亲和珍玛老师在暗中保护自己。
没有后顾之忧,又明知道那是一场考试,做了事总好过交白卷。
阴影系学徒克南纳比
那场战斗是在充斥着暴力的环境中,立下不好欺负的人设。
如果一旦有了弱者的标签,那些暴力团体绝对会像闻到屎味的苍蝇一样蜂拥而来。
弱者代表了好欺负,代表欺负了也没事。
欺负了弱者又能表明自己是食肉动物,绝对是很多中低层暴力团体最喜爱的对象。
甚至于那些人的手段肯定会更加的残忍。
毕竟他们欺负的就是弱者,手段不暴力一些,不彰显自己的残忍,又怎么能展现自己的强大
学院遭遇的幻境鬼妖
那是一场被动的遭遇战,不战就等死,没什么好说的。
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毫无把握就悍然出手的,其实是在光速测定之后,在母亲送出的吊坠激活的那一次
借助着母亲留下的少许精神力和初创的魔打术,就横刀直面另一名正式巫师
以往哪一次有这次的风险大
又不是没有退路了
前面本就有皮皮特顶着,外面博斯科导师正在抓紧赶来,所在的异空间也不小,有着一定周转腾挪的空间。
为什么要突然出手
这就像突破了底线一样,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有了第二次就有第三次。
于是就越来越懒得思考,越来越喜欢直接用刀兵说话。
从时间线上来看,行事风格的转变,差不多就是在魔打术研究出来之后。
亚罗也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有了点实力,所以心态膨胀了。
还是因为多次使用了魔打术,深渊力量对自身意识产生了细微的影响。
亚罗也只能不断告诫自己要慎重行事,而后便跳过了这个问题。
“第四个阶段,偶遇野狼后,因为本我意识正在混乱,身体战斗记忆自动反抗,又由身体影响思维。”
骂人都说别人没长脑子,当时的亚罗不正是没有脑子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