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什么吗
没有。
他只是且喜且怜之。
他高兴,他为后继者铲除一个威胁,但是他又怜悯韩信,最后只是问韩信死前还有什么遗言。”
韩信从听到刘邦一直没有杀他,直到刘邦要死了,才呆呆的一动不动。
他知道我是无辜的,他一直没有杀我和他明明知道我是无辜的,最后还是杀了我这两种复杂的心情在反复拉扯他。
哪怕军权被削,被降为侯爵,我还是不能让你放心吗
韩信倔强的看着刘邦,刘邦不闪不避,也能凝视着他。
这对“相爱相杀”的君臣,久久不语。
“当时的大汉内部依然是不稳定,而自己已经年老力衰,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太子看起来就不是个刚强能压得住权臣的人,皇后虽然厉害,但是毕竟只是皇后,不是皇帝。
而韩信,他正直壮年。
如果他死了,谁还能让韩信这样甘心俯首称臣呢
刘邦不知道。”
“但这时候韩信是忠心还是不忠,刘邦大抵已经不在乎了。
一个人是不是忠心的,那得等到他死了,一生盖棺定论才足以评价他。
谁敢说曹操前半生不是忠于汉室呢可是人心易变,太子看起来也担不起事。
刘邦敢拿江山社稷去赌”
“大家都知道大汉建立后刘邦几次想废太子,但他其他的儿子还小,而长年的太子恰好有一个好妈。
而吕后则交出一份完美的答案。
她非常果断的杀了韩信。
太子是不行,但是太子他妈可太行了。
哪怕未来是吕后掌权,但是吕后就这么一个儿子,她比任何人都希望太子好好的。
吕后为太子交了这份答案的卷子刘邦死后,国家怎么办
当然是该拉拢的拉拢,拉拢不成的就杀了啊”
张良摸了摸下巴,在这样僵硬的气氛中突然开口道“天幕的功法不知道是不是有用,要是真的能修仙。”对修仙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了,历史上他也是归隐修仙去了。
刘邦突然眼睛一亮,修仙啊,他一直对这玩意不感冒,但是如果是真的,害,谁会拒绝好东西呢
如果他能修炼,活得更久,那韩信也当然可以继续不死啊。
韩信还是很别扭,指不定他要是真的修炼了还更忌惮自己呢哼哼。
“讲完韩信这个典型,我们继续说刘邦,所以说他真的不算刻薄寡恩,对臣子还是不错的。
韩信是最后出于对社稷稳定的考量所以才杀的,而其他人里面,诸侯王本就是合伙人而已,不算臣子,并且不少人居心裹测,杀他们本就是统一战中延续的一个环节。
不杀,那么历史又会回到春秋战国分裂时期,杀了才是正确的选择。
谁让诸侯王想要分天下呢”
“假如他们愿意削王,那么刘邦还真未必会杀他们。”
“可他们想当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诸侯王,与皇帝共分天下,不想做汉朝的臣子,那么他们不死谁死呢”
“虽然很残酷,但是他们的死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诸侯王们这是人话
“唯一遗憾的就是韩信了,其实在韩信成为淮阴侯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想反的,如果这个时候刘邦能采取一些措施,哄哄他,让他做点什么事情,不要在家里胡思乱想,指不定韩信就被转移注意力。
毕竟公认的韩信是很好哄的。”李一笑眯眯道。
韩信顿时脸色涨红,什么好哄胡说八道
刘邦想了想,其实吧,也确实好哄。
“看看秦始皇,原先不用王翦,后面打了败将,立刻放下身段,撒娇大法走起,王翦哪里能顶得住,几十万大军在手,在外三年,都自己耕地产粮了,自给自足了,还不是没有造反。
所以说当皇帝,就是要拿得起放得下。
刘邦原先对韩信好点,韩信不是任劳任怨,死活不反。
怎么当了皇帝之后就不知道哄哄人家了呢”
比韩信还要先跳脚的是始皇帝陛下,他难得有点郁闷道“没有撒娇”就是认个错,那确实是选错了对吧。
王翦笑眯眯的点头,对对,陛下没有撒娇。
其他人都有点酸溜溜的他们也想
始皇眼风一扫,所有人都安静如鸡。
“所以说,历史上刘邦唯一真正对不住的,其实只有韩信,没有滥杀功臣啦,这点还是给他澄清一下。”李一道。
刘邦既想点头,又觉得不对,韩信那小子还盯着他呢。
诸侯王也深深纠结了,天幕说天下应该一统,杀他们是对的,后世现在把他们定位为反派角色,这合理吗
好吧,不管合不合理,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了,不要王位封地,乖乖当个富贵闲人,至于前途,不知道。
但是暴力不配合,嗯,结局已经在哪里了。
这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