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牛头不对马嘴(2 / 3)

问鼎十国 无言不信 5864 字 2023-05-02

四人心里不虚的。

他强自镇定,说道「那可不一样,东契丹不是省油的灯。中原赢面大不假,可要是我阻卜率部南下,帮助东契丹呢那当如何」

孛端察儿傲然道「东契丹若得我阻卜相助,可胜中原。」

兀氏乞儿再问「如果我帮助中原,从后方进攻东契丹,又当如何」

孛端察儿毫不犹豫地回答「东契丹将无还手之力,必败无疑。」

兀氏乞儿给自己倒了一杯马奶酒,说道「这就对了嘛我想把握这次机会,跟中原作这笔交易。中原天子又不蠢,平白多了胜算,凭什么不答应」

孛端察儿欲言又止。

兀氏乞儿兴奋道「兄弟直说无妨。」

孛端察儿道「就怕大族长想要的,中原不舍得给。」

兀氏乞儿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说道「中原实力确实在我之上,这个我认。我要的也不多,就一个漠南而已。中原坐拥最繁华的地方,不至于小气的连一个漠南都不舍得吧。」

孛端察儿默然不语,换做是他肯定答应。

兀氏乞儿轻哼一声「到时候我在北方称可汗,他在南方当天子。双方各取所需,互不侵犯」

他嘴上是这么说的,心底却打着另外一个主意。

漠南包括了契丹的中京大定府,建在老哈河冲积平原上,北有七金山,西眺马盂山,南濒老哈河,气候温和,水草丰美,宜于农耕和放牧。

大定府早年是连接上京临潢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的枢纽,也是契丹的经济中心,境内一半以上都是契丹化的,他们精于打铁、耕种、织布、制皮、医术。有了他们,蒙古将会如契丹一样,掌握各种技术,实力将会大幅度提升。

可汗

这个称呼早已经过去事了。

兀氏乞儿想要当的是皇帝,要跟耶律阿保机一样,建立一个国家。

已经有了国家概念的草原民族早已不甘心当中原的狗,要拥有与中原一样的国家地位。

孛端察儿见兀氏乞儿这副模样,心知

对方铁了心要与中原谈判了。

他知自己的份量远不足说动兀氏乞儿改变主意,也不准备扫对方的兴,只能急在心中,嘴里说道「不管是中原

还是契丹,兀良哈只认大族长一个可汗。」

他自告奋勇地说道「大族长有心跟中原商谈,在下愿意说服四阿兄替大族长南下与中原天子商谈。我那四阿兄早年从南方劫掠来了一位老大夫,跟他学了汉话,汉话说的特别好」

在契丹贵族不会说汉话会给人笑话,但现在的蒙古受汉文化影响不深,族中精于汉话的并不常见,即便是蒙古部族族长,通晓汉话的也不多。

孛端察儿自己都不擅长汉话。

他举荐自己的兄长也不真的想要掺和此事,而是想要确定兀氏乞儿是临时起意,还是已经付之行动。

兀氏乞儿随口就道「不必了,我克烈部的使者差不多到幽州了,指不定已经达成了协议。」

正如兀氏乞儿说的一样,他的使者已经到了幽州,正在等待罗幼度的接见。

兀氏乞儿派来的并非蒙古人,而是一个落魄的奚族贵族,叫胡铭。

奚族在百年前一直受契丹野蛮压迫,施行苛虐政策,以至于奚人怨愤,不断起来反抗契丹的民族压迫。契丹贵族为此多次出兵征讨,耶律阿保机任挞马狱沙里后就曾几次讨伐奚人。他为可汗后,鉴于奚族叛服不常,登基后不久又亲率大军对奚族进行大规模镇压,从此奚族完全丧失了独立地位,变成契丹贵族统治下的一个部族,渐渐被契丹同化。

但胡铭的父亲胡损就是奚族最后一次大规模镇压时的领头人,胡铭便在胡损残害之后,由族人领着逃到了蒙古,为兀氏乞儿的父亲收留。

胡铭与兀氏乞儿一起长大,也在侍从那里习得了汉语汉文化,是兀氏乞儿最信任的臂膀。

胡铭是为数不多知道兀氏乞儿有称帝建国的野心的,他将自己定义成协助苻坚称霸的王猛,想着自己将与兀氏乞儿续写君臣共创大业的传奇。

此次与中原的交涉,至关重要,要给蒙古争取最大的利益。

胡铭做了不少的功课,知道他们阻卜在中原翻译成了蒙古。

入乡随俗,胡铭亦准备自称蒙古。

「胡使,陛下有请」

胡铭精神一振,整理了自己的衣着,确定无恙之后,方才踏入殿中。

大殿的装饰很新,幽州行宫建成至今也不过半年,充满了肃穆的仪式感,简约大气。

据说中原皇帝很喜欢这种风格,低调沉稳有内涵,为此还引领了一种时尚。

但真实原因就一个穷字。

罗幼度要干的事情太多,每一个想法念头都在大把大把地撒钱,在住宿上能省则省。

「见过皇帝陛下」

胡铭不卑不亢地行礼。

罗幼度好整以暇的看着下方的胡铭,淡淡的说了两个字「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