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打腹稿,准备回去好好地炮制一篇影评了。
《活埋》或许对于李易这样的大导演来说,的确称不上多么惊艳,但是对于一个新人导演来说,拍出这样的效果,却已经是足够惊艳了。
很快地,就有影评人的长篇影评新鲜出炉。
网络影评人欧静拔得头筹:“有幸收到邀约,参加《活埋》的首场放映!
一般要写剧情简介估计都会这么来:有没有想过,假如有天你在黑暗中醒来,发现自己处在被深埋地下的棺材里,身边只有一个打火机,一支铅笔,一个手机,一把刀,一个不好使的电筒和几根荧光棒,你准备怎么办……
那些钟情于解谜游戏的朋友必定脑子会快速运转起来,他们会分析这些道具本身的属性,会猜测它们其实应当用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以获得新的道具,努力猜测游戏的设计者会不会有露出破绽和马脚的地方,能不能找到漏洞来寻求真正的胜利,打出goodendg。
这些都没错,很多不错的惊悚片也是这样一边坚守着重口味,一边变成了制作者和观众间保持智商博弈的游戏。其实估计也没几个真的在乎里面的反派所谓的世界观与生命态度,大家热衷的是关卡的血腥程度与预留空间。
就好像我在最初看到《活埋》的介绍时会很自然地说“可惜这人没机会跟着白眉学寸劲!”
当然,这并不是说粉丝们从此就视人命如草芥了,血浆共口水齐飞的基础在于那只是设定。
《活埋》,则努力地在去掉设定这件事。虽然这些道具最后确实都陆续用上了,但一方面编导极力让你不要去注意这些,另方面有一部分道具本来也是特意为着一个简单目的放置在棺材里的。
谈这部电影本身倒不难,从创意来看是相当有特点和卖点,执行上也做得不差。
说是低成本,拍起来倒不会轻松。单场景电影本身就是无数人一再想过的创意,往极端里推,慢慢会推到这个地步。从观赏角度来说,电影没有把这个极其狭窄的幽闭空间拍得单调,机位的变换在光源的合理存在下适度变换,然后利用有限的声音制造压迫感。说白了,把电影这个体裁里某些手段和技术的比重减弱,更多交给演员表演和剧本。
其实一个人演戏的剧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写,许多舞台剧在空间关系上就是一个限定的地方,好的演员演独角戏,唠唠叨叨说两个小时观众也不会闷,当然要保持戏剧张力是另外一回事。
不过只要有个手机,就可以有对白,有对白,戏总是在的。这点上主角这次做的确实不错,给出了压力。不过其实大部分时候,根本看不清这个人是不是他。
因为信息集中,所以剧本努力注意了很多细节,比如男主角刚醒来时因过于激动的情绪和恐怕还没能完全恢复的意识,导致无法清晰说出自己的处境,而在打过几个电话之后,已经能整理出有效的信息然后以最快速告知出去。
这些细节总体总能牵动着观者的情绪。但另有一些细节因为要遵循故事原则必须抛弃,比如空气的问题,比如蛇的问题,我相信电影放映之后,必然还有些人回家去拿了个打火机烧了半天,尝试证明在影片中以一比一的时间,打火机是不可能照那么久的。
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游戏,劫匪是笨拙而又有计划地实施着这一切,500万随便就改口100万,女人质说杀就杀了,还懂得利用网络上传视频。他们不是第一次做这件事,也必定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他们还带着恨意看着这些走入他们国家的外国人,这种恐惧说不定就会降临。
再来说自救的过程,这可以说是一个缓慢的窒息过程。
和《127小时》有着巨大的不同的地方在于,127小时里面的男主角,本身是一个登山爱好者,而且,说实话,论绝望程度,远远无法和《活埋》里面的男主角相比。
一个至少可以看到太阳,看到乌鸦,看到天空!
而另外一个,却什么都没有!
在《活埋》里面,男主角没有任何超出常人的能力,他并不能很好抗拒时刻来袭恐惧感,因而总会做无用的躁动。
理性上在试图依赖那个体制,那些机制,那些坐在电脑后面的各种人。有的人是完全的机械,而有些官员即使表现出了各种人性化的态度,但依然只能处在他们那个立场上说他们该说的话,不做他们不做的事。crt人事部主任在录音完毕后轻声说了一声“抱歉”,营救人质小组的人也说了声“对不起”,这仿佛才是出自于他们内心而说的话了。
感性上,他一直在给家人打电话,但从未得到过任何安慰。
当然,也可以去按照阴谋论含义去解读恐惧的总和,去看在灯塔国那个号称人权第一的国家,僵化的体制和工业化的职能状态让一个面临他人死亡威胁的话务员反复询问的是,对方到底要接哪个分部的调查局?
当然你也可以用象征的手法去解读,那个棺材是不是真的存在并不重要,现代就是这样存活于一个幽闭的空间里,和人沟通的方式反而仅仅更依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