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越来越严重,希望他收手。
但最终,岳父还是推荐了林妮,这个女孩的筑梦天赋让柯布震惊,经过短暂的学习,她甚至有超越科布的可能。
而科布最终之所以能走出丧妻之痛,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林妮的帮助。
所以为什么不能假设,有没有可能林妮其实是岳父派来的“间谍”,她在科布无意识间为他造了这许许多多的梦,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接受现实。
否则为何手段如此之高的筑梦师,在最后的任务中却没有丝毫明显的作用?”
“你是怎么想到科布的岳父是间谍的,他们夫妇的所学所为都是岳父教出来的,虽然玛尔因科布而死,但以片中科布岳父的学识涵养,和愿意让林妮跟随科布造梦都可以看出来岳父并没有因为女儿的死而迁怒科布,从片尾科布岳父机场迎接他用手轻揽他后背并行可以看出他和岳父两人关系并没有僵化。所以完全是过度解读了吧?”
“我觉得这就是电影最好的地方,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电影的表现内容也就不一样,带给每个人不同的观影效果。电影最好的地方就是用一部电影给每个人讲述不同的故事。我们不必去说服别人理解自己对电影的理解,我们看到细节看到情感的共勉看到现实的缩影看到未来的样子,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他表述了我们对未来对未知美好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当然,关于图腾陀螺,必然也是逃不过的话题。
有影评人专门针对陀螺进行解读:“陀螺、骰子或国际象棋都是区分梦境还是现实的图腾。在使用时要坚定地相信该图腾会表现出一些结果:例如,坚信陀螺旋转不会停止;坚信骰子每次投掷结果都不会是六;坚信重心不稳的国际象棋不会被碰倒,等等。如果图腾真的产生出这样的结果,与他们的想象相符,就说明他们仍在梦境中,因为他们梦境中的潜意识造就了这种结果。
梦境中的人无论是造梦者还是潜入者只要潜意识强烈,就会对梦境中图腾的结果产生影响,使图腾的结果向着使用者所期望的方向靠拢。
但是,即便是如此强烈的潜意识,也只能最低限度地允许使用者去利用并得到使用者期望的结果,因此,图腾的工作原理不能设计得过于复杂以至于在梦里也难以实现。
潜意识中,让有规律旋转的陀螺永不停止必然比在桌面上钻洞容易得实现;让骰子每次掷出结果不为六必然比每次掷出六容易得实现……特别是处于别人的梦境中,对梦境干涉越多,梦境对自己就越排斥,所以图腾的设计要避免这一点。
然而,图腾工作原理被设计得越简单,就越意味着图腾不一定每次都是可靠的——例如,陀螺旋转时可能受附近人为磁场影响而不停旋转下去,等等——而使用者一旦这样去想,潜意识就会动摇,即便他内心再怎么告诉自己陀螺的旋转不会停止,他的潜意识仍会有细微的质疑:图腾是否仍能够发挥甄别作用?影片中没有一个人在同一梦境或现实的情节中重复使用图腾,也没有分别使用图腾后相互核实,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图腾不会出错。
此外,一旦你知晓了有人了解了你的图腾的全部工作原理,经验不足的人在潜意识中也会产生动摇——怕那个人现实中在你的图腾做手脚,或者别人在梦境中对你的图腾甄别出的结果施加影响。
第二次和林妮潜入梦境醒来后,科布特地去了另一个房间操作图腾。因为用陀螺作为图腾,其工作原理只要看到就会被人猜的八九不离十:倒与不倒或怎么倒下,而亚瑟的骰子可能产生的结果就多多:它可以掷出六、五、四、三、二、一……但是,他也没有在林妮面前使用骰子。
一旦使用者潜意识不再信任图腾,图腾丧失作用的现象就自我实现了。
那么,不起作用的图腾会是怎样的?图腾工作原理越简单,使用者的潜意识越容易操纵它,但反过来,使用者潜意识也同样能够将它的结果倒向相反:例如,在梦境中,使用者潜意识不再坚信骰子每次不会掷出六,那么骰子就可能真的有一次掷出了六;国际象棋也可能碰一下就倒下了……这样就使梦境中的使用者误以为他们处于现实中。
在最底层的梦境中,科布最后与玛尔的对话:他要摆脱之前的罪恶感,专心完成任务,竭尽全力回到孩子们身边。
在这个过程中,科布给自己两个暗示:1、玛尔将不再出现;2、他将回到孩子们身边。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玛尔喊两个孩子过来,科布在孩子们转过脸面对他时立即转回头来回避。
而在此前的梦境中,他却能够一直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并没有回避孩子们可能的转身回头,或者说,他此前更想走近孩子们。这个前后变化说明,科布已经在潜意识中动摇了,他意识到灌输给自己的“回到孩子们身边”的信念将导致自己无法甄别现实与梦境,会将同孩子们在一起视为现实——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孩子们,他已经快要忘掉孩子们的模样,他开始害怕梦境中的孩子们相貌变得清晰起来会使他认为他处于现实之中。
影片的最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