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第 283 章 庆和十二年的时候,因……(1 / 4)

庆和十一年的时候, 因为西南、西北都不太平,所以, 莫磐一家就都没回京。

今年, 莫磐和怀宁郡主仍旧不回京,但他上书给庆和帝,要莲哥儿和大皇子一起, 带着林黛玉回京,一同回来的, 还有严学书考察团的一行人。

庆和帝自然是答应了。

西北雪还未化的时候,大皇子就带着一行人出发了,等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快五月了, 正好回家过端午。

进京之后, 林黛玉在侍卫的护送下, 先回林府, 去拜见林如海, 大皇子和莲哥儿、严学书一行, 则是直接去了大明宫,拜见太上皇、庆和帝和华柔大长公主。

华柔大长公主看见快年没见的金孙, 又是拍又是揉又是哭的不放手,莲哥儿则是很有大人模样的哄自家老祖母,华柔大长公主被他哄的又哭又笑,直道他长大了,会哄人了。

可不是

莲哥儿今年十了, 他的身高随了父亲,从小长的就高,如今, 已经是个少年模样了。

作为少主,莲哥儿在宫中,一直跟太上皇和庆和帝说西北之事说到傍晚,要不是华柔大长公主催促,他可能就要宿在宫中了。

林黛玉回到林府,林如海早就等着她了,父女一年多未见,都甚是想念,只觉着有说不完的话。

林黛玉跟父亲说“因为关外时不时的就要打仗,所以严学士带的团队就都在平安州一带考察地形,那边离战场远着呢,因此就安全的紧,若不是很大的胜仗,我们那里都听不到捷报的。我一开始随着大嫂住在西宁郡王府里,后来大嫂去了会宁城,王府里就是严学士带着官员和学子们住在外院,我就带着丹彤和嬷嬷们住在内院,生活读书什么的,都便宜的紧。”

林如海就笑道“你怎的没去会宁城看看”不会是因为吴家小子住在王府里,女儿舍不得去吧

林黛玉就脸上一红,笑道“怎的没去去年开春的时候,严学士就带着我们一起去了,一直住到下雪才回王府呢。”

林如海就点头,正色道“哦,原来是有严学士带着,这样,老父我可就放心了。”

他这话说的一本正经,但林黛玉却从中听出了不正经来。

算了,林黛玉心想,我还是多给父亲说说北国的风光吧,什么正经不正经的,随他去吧。

严学书带着考察团去了西北近两年的功夫,即便每一个月都会写折子给庆和帝汇报,但有些情况,庆和帝都要当面问一问,才会了解的更详尽,做决断的时候,也能更放心一些。

严学书毕竟已经上了年纪了,他的一只眼睛还不好使,因此,严学书陛见的时候,就带上了吴奉礼和另外几个他觉着很不错的学生。

庆和帝有什么想问的,就由吴奉礼这些学生解答,他们有解答的不祥尽的地方,严学书就再补充。

严学书的这些学生,既然跟着严学书学习,就是以后打算走农科这一道的,或是做官,或是做吏,都是一条出路。若是做官,那得非常有才华,非常有天赋,让人能看到他们的成绩才行,因此,他们以后的出路,几乎百分百的可能性就是走吏这一条路了。

但是,他们拜的老师是大学士,能被严学书看中的学生,天然就多了一条进阶的通天梯,就比如这一次,他们若是在皇帝面前表现的好的话,很可能庆和帝当场就授官了。

因此,严学书的这些学生,在回答庆和帝提出的问题的时候,有的故作镇定,有的结结巴巴,有的甚至脑袋空空的,当然也有能摒除紧张,顺利答题的。

吴奉礼是属于还可以的那一种。

之所以说是还可以,是因为他以前见过几回庆和帝,不止庆和帝,他还见过几回太上皇,都是在惠慈大师的祈安寺内。因此,这次陛见,其实吴奉礼的紧张感是不多了。

加之他性子憨直,做事认真,此次考察报告也写了不少,并不怕庆和帝提问,因此,在众多学子中,他表现的是最游刃有余的。

陛见完毕后,庆和帝每一个人都有所赏赐,吴奉礼的这个则是多赏赐了一柄宫扇和一套文房四宝。

庆和帝对严学书笑道“朕听闻,爱卿此次西北之行,顺道培养出了一位女夫子,这柄宫扇和文房四宝,就赐给她吧。”

话是说给严学书的,东西却是归了吴奉礼的名下,那么庆和帝说的那个女夫子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等出了宫门的时候,严学书就让他们自己回自己家。

分别的时候,就有人跟吴奉礼叹道“到底是我们狭隘了,以前见林姑娘不守妇德,抛头露面出来教书的时候,还颇有微词,现在陛下竟赏赐了林姑娘,还口上褒扬了她,吴兄回去了,就代我等跟林姑娘说句抱歉吧。”

吴奉礼代林黛玉受了这一礼里,脸上挂着客气的笑,对那人,也是对旁边听话的人道“她并未将尔等的微词,放在心上,否则,也就不会一直教田间顽童读书识字了,所以,诸位可以放心回家了。”

那几个人脸上都有些不自在,有羞愧不已的,但更多的是不屑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