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第 268 章 因着去年盐引……(1 / 4)

因着去年盐引之事, 庆和帝在经过宣正帝的同意之下,宣召甄家家主上京自辩。

甄家以接手甄家职务的官员还未到任为由, 拖延到了秋后才上京。上京之后, 他又到处奔走,联络能为他说话的老亲,庆和帝就冷眼看着他蹦跶, 一直等到入冬,他才上了一道自辩的折子, 庆和帝以自辩不实为由,直接将他下了大狱。

甄家家主下了大狱,消息很快就传到江南甄家那边,甄家在外头想了各种法子,想要替甄家家主说情,可惜现在人人都生了一双势利眼,也看的清形势, 觉着甄家这是没救了, 就都不愿意搭把手。

甄太夫人无法,只能派了家主夫人打点礼物亲自上京,去贾家寻贾母和贾赦,想让他们进宫,看在多年的老亲的份上,为甄家说说情。

可惜, 贾赦是个滚刀肉,贾母是个安享太平的,回了同等价值的礼物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甄夫人又去寻史家,史鼐和史鼎得了指示, 也都拒绝了甄夫人,这两家不中用,甄夫人为了不连累嫁在京中的两个女儿,只能遗憾回南。

甄夫人离开前,进宫见了甄贵太妃。

甄贵太妃这两年老的厉害,她在楚王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扶起甄夫人,老泪纵横道“糊涂,糊涂啊”

甄夫人哭的不能自已,道“给贵太妃磕头,给贵太妃请安奴这一去,恐怕就再也见不到了,咱们各自珍重吧。”

磕完头,话也说完了,甄夫人出了宫,直接坐上了回南的马车。

甄夫人离开后,甄贵太妃直接病倒了。

楚王和楚王妃日夜在贵太妃床前侍疾。

莫松就是这个时候回京的,带着确凿的证据。

沟通外敌,谋逆大罪,庆和帝在回过宣正帝之后,直接下旨将江南甄家抄家查办。

圣旨还没发出去呢,甄贵太妃这里来报,贵太妃薨逝了。

庆和帝恨的牙痒痒。

庆和帝去见宣正帝。

大明宫里,楚王伏在宣正帝膝头哭的泣不成声,宣正帝脸上也是老泪纵横。

庆和帝无言,只能坐在一旁陪着哭。

这是他的妃母,是宣正帝曾经最宠爱的人,她在这个时候去了,庆和帝也不知道会对接下来的形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宣正帝安抚好七儿子之后,对四儿子道“皇贵太妃,也是陪了朕一辈子了,如今先朕一步去了,让朕如何不心痛难忍。甄家,暂且先放一放吧,等为皇贵太妃葬礼办完了,再理论甄家吧。”甄贵太妃一死,宣正帝立即加封她为皇贵太妃。

庆和帝满脸悲色的站起身,躬身道“父皇说的很是,于情于理,这个时候都不是追究甄家企图弑君卖国的大罪的时候,皇贵太妃的脸面还是要给的,儿子这就安排下去。父皇还有什么吩咐吗”

在听到弑君卖国的时候,宣正帝眼神锐利的看向庆和帝,庆和帝只是低头问君父还有什么吩咐,因此,并没有看到宣正帝的眼神,或许,他根本就不想看到。

好一会,宣正帝才道“你看着去安排吧。”

庆和帝恭敬的退后两步,才离开了大明宫。

一直等庆和帝的身影消失了,宣正帝才低头看着仍跪在膝下的七儿子,问道“老七,你老是跟朕说,甄家的事,你知不知情”

楚王抬头看着宣正帝,正色道“儿臣,并不知情。”

宣正帝一瞬不瞬的盯着楚王看,楚王在宣正帝严厉的目光中岿然不动,证明着他说的话都是真的。

宣正帝慢慢点头,对楚王道“朕且信你,但愿你说的都是真的。”

楚王这才低下头,对宣正帝叩首道“多谢父皇信任儿臣。”

宣正帝如干枯树皮一般的手抚摸着楚王的脊背,默然无声,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甄贵太妃的葬礼办的隆重的很,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同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

朝廷轰轰烈烈的为甄皇贵太妃办丧事,直到清明之后,才慢慢的消停下来。

四月初十是大长公主的生辰,虽然不是整寿,但她老人家春秋已有,那是过一天就少一天的。只是,今年孙女孙女婿金孙都不在跟前,又才送走了甄贵太妃,大长公主就懒懒的,不想办。

但她身份摆在这里,就是自己不想办,禁不得旁人来献殷勤。早在四月初,西北那边的礼物就成车的拉来了,没过几天,宫里也陆续的有孝敬传出来,再加上以莫青鸾为首的小辈们的孝敬,因此,一进入四月里,大长公主的公主府就没断过人来人往。

林黛玉自然是要跟在大长公主身边操持的。现在这公主府里,正经的主子只有大长公主、云哥儿和林黛玉三个。

林黛玉今年花朝节已经过了十三周岁的生日,现在已经是十四岁的大姑娘了。以前,怀宁长公主在的时候,她平日里就会带着林黛玉处理一些人情往来和府中事务,等怀宁郡主一走,若是有大场面要操持,自是有莫青鸾带着儿媳妇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