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儿子,在吴妍给她留下大笔钱财,用于家用和给小叔子娶亲之后,黄夫人虽然心里有气,但也无话可说了。
吴妍对黄夫人很抱歉,她自己也知道,作为长子媳妇,自己这样拍拍屁股就走了,算是很不孝的。
但是,她从小就不是作为一个寻常女人给教养着长大的,在旁的闺秀躲在房里绣花的时候,她就已经跟在莫磐屁股后面下厂房,研究洗羊毛的方子,跟难缠的管事打交道了。她第一个学会的就是结算上一年的收入,然后计算下一年的预算。她手里掌管着几万几十万的银钱出入,她学了满身的本事,不能因为黄夫人一个人不乐意,她就把自己锁死了。
西域之行,是吴妍早就计划好的,以前她年纪小,莫磐不去西北,她自己一个人,不敢也不能去。现在莫磐要去西北就番戍边,她也成亲了,更难得的是丈夫支持自己的事业,吴妍没有道理不行动起来
对吴妍的决定,莫磐是大力支持的,对黄梓越,也高看一眼,为此,他还给黄梓越的嫡亲三弟在国子监谋了个名额,作为回报。
黄梓越的二弟是庶出,为了不扎黄夫人的眼,莫磐就略过去了,莫磐这样的大手笔一出,黄夫人的气终于顺了,她自己说服自己,当初结这门亲的时候,就应该会想着会有今天的,大儿媳妇原本就不是按照一般的大家闺秀娶进来的,她虽然是自己的儿媳妇,但却无需受她的辖制。罢了,罢了,亲家惹不起,她还有小儿子呢,等小儿子娶妻的时候,她可得掌好眼了,再不能娶这样离经叛道的女孩儿了
莫青鸾对一下走了两个儿子,心里着实不自在的很,但她自己也知道,这是朝廷之事,自家任性不得,好在家里孩子多,还有三个儿媳妇相伴着,有这些人闹哄哄的热闹着,她这心里总算是好受了一些。
林如海也很不舍,主要是对莲哥儿。
或许是隔辈亲,林如海跟莲哥儿很是投脾气。林如海此生没养大过儿子,也没收过弟子,只养过几年女儿,也小小年纪就送走了。
因此,林如海其实是没跟小孩子相处过,更是没享受过天伦之乐的。
这些,莲哥儿都给他了。
林如海入京的时候,莲哥儿就已经是懂事读书的小少年了,很多道理他都能跟林如海辩论上几句了,童言稚语固然可喜,但有些道理却得由大人,尤其是经验丰富有见识有才学的大人来引导的,这几年,林如海就在莲哥儿这里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
加之莲哥儿心性敦厚,做事细致,有很多事情很多东西,在林黛玉这里还没想到的时候,他就已经都吩咐好,再亲自给林如海送去,林如海何曾受到这样孺慕的感情,他对莲哥儿,简直是爱到了骨子里,恨不得把他的所有都掏给他
林如海也不是没有见过其他孩子。莫狸家的丰哥儿就很讨人喜欢,莫松家的敦哥儿更是虎头虎脑的惹所有人喜欢,还有云哥儿,也不知道是不是隔代遗传,云哥儿竟然越长越跟莫狸相像了,按说,林如海应该更喜欢云哥儿的,但林如海就是觉着跟莲哥儿亲,对他也是尤其不同,有时候,就连林黛玉都吃味不已。
莲哥儿要跟着父母去西北,林如海咬咬牙,竟然也想跟着一起去,但这是不可能的。不说朝廷这边会不会同意放他去,就说他自己的身体,走路多了就气喘吁吁,一点子寒气都受不得,若是在路上有个什么好歹,不说林黛玉,就是莲哥儿那里都过不去。
林如海也是知道自己的,他这条命说白了就是偷来的,他原本就该死了的,现在能活着,还能好好的活着,就该感恩漫天神佛,怜他孤苦让他苟活于世间,能好好的照顾女儿。既然是偷来的岁月,他就该珍惜,万不能随自己任性,糟践自己的身子。
临行前,林如海跟莲哥儿好好告别,说好了每年一定要回来看他,还要多多的通信。莫磐不是要修路吗他愿意拿出林家的家财来修路,只盼着这路能快快修好,能让他们子孙早日相见
莫磐带着儿子来跟林如海辞行,不成想竟能看到十八相送的名场面,一时好笑,又一时心酸,只能耐心的看着他们祖孙两个从早上送到晚上都没有送完,没法子,只能把莲哥儿放在林宅住一晚上,第二日再来接他走。
林黛玉也很不舍莲哥儿,但再不舍,总有分离的时候,为此,她还小小的病了一场,吓的林如海也不敢再伤感了,倒是很快从对莲哥儿的思念中解脱出来。
莫磐一行刚走了没几日,林黛玉就收到了贾探春的拜帖,说是邀她来大观园参加诗社。
原来,大观园的小姐们颇有雅兴,竟然在大观园里建了诗社,有这样好玩的事,自然是不能忘了林黛玉的。林黛玉接到帖子之后,也觉着新奇的很,为了纾解莲哥儿离开带了的郁郁之气,林黛玉就择日去了大观园,准备去参加诗社。,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