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第 171 章(3 / 4)

点,那就是这座宅邸,跟之前莫磐买下的诸多房产中的两座,只有一墙之隔。

莫磐来京之后,考虑到家人以后定居京城,弟弟们娶媳妇,妹妹出嫁,肯定少不了房产之需,便托了牙行时刻打听关注着,一有差不多的就买下来,即便以后自家用不上,转手卖了也陪不了,因此,他现在手里着实有不少的房产,大的小的都有,不一而足。

他的这些产业,都是给父母兄弟们的,莫松他们都是看过的。

莫松把宅子选在这里,除了离莫磐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看中了这两座小宅子的便利。

此次合办进士宴,让莫松看到了王家和莫家在住所上的尴尬之处。王玥说是入赘莫家,莫家却不能真就把王玥看低了,他们兄弟对王玥,不仅要敬之重之,更得考虑王随跟王玥的父子之情,王祖父王祖母跟王玥的亲子之情。

莫松算了下,三进宅子看着很大,也确实很大,但要住下他们一大家子,却有点相形见绌了。

首先,王玥跟莫青鸾是一定要住正院的,常住的,他自己占一个院子,兄弟莫狸要占一个院子,妹妹莫鱼要占一个院子。不常住的,莫磐跟怀宁郡主必须要留一个院子,而且还得是大院子,王家祖父祖母来住的院子也要留出来,还有王随,他未必会住进来,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除了人住的,还要设祠堂,设库房,设花园,设待客之所,养车马之所等等

若是将莫磐之前买下的两座小宅子扩进来,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

两座小宅子紧挨着御赐宅邸,一个靠近大门这边,另一个在斜后方,中间有一座别人家的宅院,但并不影响整座府邸的布局。

莫松打算将三座宅子的南北砌墙,除了将两座宅子给扩进来之外,宅子之间的墙壁夹缝拆除,这样,增大的就不只是两座宅子,还有中间的道路。这样规划的话,原本四方形的宅邸,就变成了前窄后宽东直西斜的梯形,将原本的宅邸面积扩大了近一半。

莫松跟莫磐道“顺天府尹大人说了,宅邸修整,只要符合四品官制就行了,既是私宅,是允许将宅邸连接的,只要周围的邻居们同意,不妨碍人家就行了。我打算将这两座小宅子一起到官府备案,也省的以后起争执,一劳永逸。”

莫磐看着莫松对自己新家的规划,骤然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老父亲般的感慨。

他对弟弟道“你想的很好,就去做吧,有什么需要的,就去跟你嫂子说。只有一点,你要改造宅子,约着猫儿跟王随一起去。猫儿就不用说了,你们一母双生,喜好都差不多,即便一时有什么不协的,以后补上就好了。但你王大哥不一样,他很快就要成亲了。你去问问他,新房是不是要设在这里若是的话,就得加紧时间,莫要耽搁了他的好日子。”

怀宁郡主已经跟他分析过了,王随的新房很可能会设在王玥的住处,等他们新婚过后,会看情况搬离。

但在这个孝悌当道的时代,若是王随真的搬出去自己住,肯定会与他的名声有碍,对他以后官声不好。因此,莫磐会尽量帮着莫松挽留他,让他们夫妻住在王玥的眼皮子底下,这与两家都好。

等朝廷的假批下来后,莫磐进宫告别师父,在府里告别父母祖父母,在城门外告别兄弟朋友之后,就带着莫鱼跟刘传业坐马车去通州,然后乘船南下,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回苏州。

四月江风南吹,官船顺流而下,日夜不歇,只十来日的功夫,莫磐他们就回到了苏州。

苏州城苏府,静言师太在为苏庭焕夫妻停灵看宅子。

苏家没有亲近的宗族,远的也赶不来,因此,即便有官府帮着办丧事,闻风来祭吊的人有很多,但都是生面孔,莫磐熟悉的也就吴家刘家等人了。

吴老夫子见着莫磐,自是欣慰鼓励了一番。祖孙两个亲香过后,吴老先生掏出一封信来,示意莫磐看一下。

莫磐接过信来,看过之后,皱紧了眉头,没有说话。

这是一封苏庭焕给吴老先生的绝笔信。里面,主要说了对莫鱼以后生活的安排。

按照苏庭焕的推想,他若是殉节之后,朝廷定会将苏家家产赏赐给莫鱼的,有莫磐在,他倒不担心莫鱼会保不住家产,他担心的是她以后的终身。

若是他能平安或者,莫鱼的终身自有他亲自操持,而且,他也有了人选,就是刘传业。

苏庭焕收刘传业做弟子,很难不说有没有刘家跟莫家的那一层关系,而且,刘传业年纪不大,等他长到莫鱼可以说亲的年纪,刘传业在他眼皮子底下生活上这么几年,他的品性如何,想必苏庭焕早就摸清楚了。

若是满意,莫鱼嫁给他,皆大欢喜,若是不满意,他也只是莫鱼的一个助力,莫鱼另择他婿即可。

当然,苏庭焕总不会亏待了他就是了。

现在苏庭焕走了,他就将此事托付给了吴老夫子,请吴老夫子帮着看看刘传业的人品如何,是否值得托付莫鱼的终身。无论值得不值得,都交由莫磐定夺。

莫磐拧眉,这话说的,苏庭焕一边要吴老夫子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