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慈大师告诫宣正帝不要大喜大怒,否则很可能会中风,并不是在找借口跟着他去见朝臣,更不是在危言耸听。以宣正帝目前的年纪和身体状况,一个弄不好,是真的会中风的。
那天,宣正帝先是熬夜费神的处理大皇子的事,接着又被气了个狠的,等莫磐退下之后,他就支撑不住,直接躺下了。
太医诊断中风
好在,董时敬听了惠慈大师的话之后,担心宣正帝,提前叫了太医伺候,宣正帝才能及时被救治过来,除了左边手臂不能动,腿脚走路不大灵变之外,眼睛还能看的见,耳朵也能听得到,最让人庆幸的是,说话清楚
太医嘱咐宣正帝最好静养,身体还有可能重新恢复过来。
可是,宣正帝怎么可能静养
朝廷不可一日无君,纵使他暂时不能主政,政务总是要有领头人的。
大皇子被禁宗人府,四皇子出京办事,五皇子向来是个不着调的,六皇子出身卑微,也未曾领过差事,七皇子,他跟六皇子一样,都是刚刚长成的少年皇子,同样没有办差事的经验。再者,因着甄贵妃的关系,七皇子一站出来,就会给人一个可怕的信号,宣正帝第一个剔除了他
剩下的其他皇子,最大的也才十来岁,甚至还有在襁褓中的,都不做考虑。
数来数去,竟只剩下一个皇子可以替他做事了。
但是,事情怎么会这样巧合,他算来算去,竟只剩下一个皇子了
会不会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宣正帝越想越觉着是如此
俗话说的好,谁是既得利益者,谁就有最大的嫌疑。
这几天,皇子过的那叫一个春风得意,他觉着,这四十多年来,他从未像现在一样志得意满过。
哈哈,老大被圈禁了,老四远在天边,老五是个喜欢玩男人戏子的,老六就是个鹌鹑,老七,哼哼,老七面上看着风光,但父皇心里也忌惮他呢
只有他成年的皇子里面,只剩下他可以挑大梁了
皇子日日去宣正帝大殿外头表孝心,眼泪鼻涕哭了一箩筐,头发都焦急的白了几根,看的文武大臣们感叹不已皇子还真是孝顺呢
皇子孝顺不孝顺的宣正帝不知道,六皇子是不是个孝顺的皇后却是感受到了。
六皇子到坤宁宫里去看皇后。
皇后嗔怪他“在这个关头,你来本宫这里,可不是给人递把柄来了该有人疑你别有二心了。”
皇后这几天操劳宫务,不小心着了凉,又时刻紧绷着精神,原本一点子的小病,慢慢酿成了症候。
六皇子得知之后,顾不得避嫌,早晚都来给皇后请安,伺候皇后吃药养病。
六皇子不在乎道“儿子来给母亲尽孝,谁也说不着。有那包藏祸心的要说,就让他说去,左右儿子没想头,他们说了也是白说。”
皇后不赞同道“你呀,尽说些丧气话。你有本宫看着,又德才兼备,并不比其他皇子少什么。你别看着现在老一时风头无俩,好像除了他陛下就无人可选似的。但本宫是了解这位陛下的,最是多疑皇子越是不得不选,陛下越疑他,到时候,花落谁家,还未可知”
说到最后,皇后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
皇子也笑了,不过他的笑只是附和皇后的笑,并不带其他的含义。
然而,六皇子越是这样,皇后越觉着六皇子是真的对皇位无欲无求,他跟她亲近,纯粹是孝顺她罢了。
要说皇后完全相信六皇子一心孝顺她,也不可能。只是,在这个皇宫里,即便有分的真心,寂寞久了,这分的真心也能被想象成七分。
剩下的分都是可怜人的不得已而已。
大家都是这个宫里无依无着的可怜人,自然谁都有自己的不得已的。
皇后没有自己的孩子,六皇子没有母妃照顾,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能报团取暖呢
从六皇子生母死后,皇后就在观察六皇子,终于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皇后向六皇子伸出了手,自此,他们就是这个皇宫里相互倚靠的人了。
养了六皇子这么几年,皇后自然是养出感情来了。
那么,为什么不是他呢
若最后坐上那个位置的是他,她的下半辈子,也会顺心许多吧
正在皇帝和皇后各有心思的时候,有斥候来报,江南兵乱
请皇帝出兵平定江南之乱,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