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王阮所说, 宣正帝除了时不时的有诏书传出来外,算算日子,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过朝臣跟众皇子们了。自从宣正帝闭关解毒之后, 所有的朝政都有六部朝臣和几位年长的皇子一起斟酌裁夺。
王阮道“大皇子跟三皇子,表面上兄友弟恭,风平浪静, 实际上暗地里已经相斗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莫磐好奇道“只有大皇子和三皇子四皇子呢论年纪,他们相差不多,论爵位,都是亲王爵,怎么四皇子没参与呢还是他隐藏够深, 旁人没察觉到”
王阮道“这个谁知道呢论爵位, 四皇子虽然前两年晋了亲王爵,但他母族不显,妻族虽然也是大族,但论根深蒂固, 还是比不上上面两位皇子的。再者, 四皇子虽然有些能为,但他严厉近似冷酷的性情,朝中大臣多有微词,跟什么勋贵氏族更是走不到一起去。现下, 朝中都朝两位皇子身上下注, 倒是少有理会他的。”
莫磐忖度着, 少有理会并不是没有理会, 再者,据他所知,朝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站中立立场, 并不参与党争的。要说四皇子没有野心莫磐至少跟他相处过,他多次听他惋惜有些利国利民的良政不得推行,痛心朝中蛀虫误国,这些言行,可不是没有野心的样子。
莫磐问道“王家支持哪一个”
王阮嗤笑道“王家一向忠君,从不参与党争,谁是最终的胜利者,咱们就支持哪一个。”
莫磐点点头,再问“那你知道,徐尚书支持哪一个吗”
王阮诧异道“户部徐尚书你问他做什么”
莫磐回道“是林大人,他托我给徐尚书带了一封信,只是不知道这徐尚书是什么门第,不好冒然上门叨扰,因此,先问问你,你知道吗”
徐尚书是什么门第自然是书香仕宦的门第,莫磐想问的,是徐尚书是站哪一边的。
王阮没有立即回答他,只是用越发诡异的目光看着莫磐。
莫磐在他目光中有些闪躲,他有些不自在道“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做什么这样看我”
王随这时候却是插话道“前儿个我跟他说磐儿你跟林大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他还不信,现下从你这里得到证实,他犹自有些不能相信罢。”王阮虽然不像莫磐跟王随一般,整日里在坐卧一起,形影不离,但他们平日里经常相互通信,王阮对莫磐这几年发生的事,不说尽知,却比旁人要更多一些。对莫家跟林家的恩怨,他心里也门儿清。
王阮道“也不是不能相信,只是有些讶异罢了。磐儿你不是怎么想开了”
莫磐皱眉道“什么叫想开了我一直想的就很开好吧”
王阮不赞同道“我早就想说了,磐儿你虽看着好说话的很,性子却最是执拗,你认定的事九头牛都不一定能拉回来,我虽不知道你为什么这样抗拒林大人,但有些事情,圆融宽和一些才会有转圜的余地唉,论理,这些话,不该由我来说,总之,对林大人,你这样就很好,这其中的好处,你以后总会明白的。至于那位徐尚书,他能从先太子之旧事里脱离出来,不仅没被牵连,还荣登尚书之位,这位徐尚书心性手段可见一斑,我叔父平日里对这位徐尚书可是称赞有加的,认为他是朝中难得的明白人。至于你要不要去见这位徐尚书,这样,不如你找个时间去见见叔父,你听听他怎么说,再做抉择不迟。还有,叔父他老人家可是早就想见你了。”
莫磐对王阮劝他的话不置可否,对他说的徐尚书心里却是有了一些轮廓。王阮不知道,莫磐其实在小时候是见过那位徐尚书的,就在扬州书院里。
当时莫磐只是一名五六岁的小童,宋夫子带他去拜访当时的书院山长孙山长,正值当时还是侍郎的徐尚书到扬州出公差,同样在那一天去拜访孙山长,他们就在孙山长那里遇上了。那个时候,书院收下了莫家的造纸方子,却对他们母子不闻不问,彼时莫磐也只是个柔弱可欺的稚童,在面对孙山长咄咄逼人的诘问时,还是侍郎的徐尚书就在旁看着呢。
现下,他要是去徐尚书府拜访,也不知这位尚书大人是不是还记得当年之事
对王尚书早就想见他的说法,莫磐只是笑道“等有了机会,我一定去拜访的。”
王随皱眉道“都是亲戚,哪里需要等机会拜访要我说,干脆你今晚就跟咱们回去,咱们一起用完晚膳你再回公主府不迟。”
王阮却是道“不妥,现下,咱们还是多避讳一些才好。磐儿,如今非常时期,你日常行事要多三思而后行,咱们两家既已结盟,王家就是你的后盾和退路。只是,咱们自己心里知道就好,无需显于人前。”
后面一句话是对王随的解释。却是,王家之于莫磐乃是隐形的倚靠和退路,狡兔三窟,自然是不用显摆的。
王随对两人的神道翻了个大白眼,表示不屑,嘟囔道“真是麻烦,明明是亲戚,却不能常来常往,旁人才奇怪吧。”
王阮跟莫磐就当没听到他的牢骚,继续说起其他的一些事情,等换过两壶茶之后,莫磐看看天色,决定早点回府。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