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午膳, 宣正帝给莫磐出了个题让他随意找个地方去作答,自己慢悠悠的打了一套五禽戏消食之后,在董时敬的服侍下自去午睡了。
惠慈大师趁着秋日日头尚好, 炮制了几味药材之后,也去休息了。
一时间, 偌大的宫殿里只剩莫磐自己。莫磐左看看,右瞧瞧, 怎么, 就没人来看着自己吗这是太信任他了, 还是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
都跟皇帝一个桌吃过饭了,怎么看都不像是后者的样子。
莫磐看看外头明亮的日光, 再看看大殿内幽暗的光线,果断的搬了一张宣正帝喝茶用的小桌到廊下,回身又找来座椅跟笔墨纸砚,就着不远处晾晒的药材传来的幽香,开始作答宣正帝给他出的题目。
等宣正帝睡着后才出来找莫磐的董时敬看着廊下埋头书写的少年,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笑意。怪道能入惠亲王殿下和长公主殿下的眼,莫磐这位少年,当真是个妙人。
试问这世间之人在面对九五之尊的时候, 有几个不是战战兢兢满面肃容的
莫磐就不, 在面对宣正帝的时候,董时敬是可以感觉到莫磐的紧张和自在的。
没错,就是自在
嘿, 董时敬从小跟在宣正帝身边寸步不离的服侍,见过的人物儿何止千万,就是皇后娘娘在面对一国之君的时候,都没莫磐那种自由自在的劲儿。要说紧张嘛, 呵,他猜,这位郡马爷,更多紧张的是惠亲王爷吧
惠亲王爷啊,要董时敬说,最可惜的,就是这位让先帝都忌惮几分的惠亲王爷了。他这样的人物儿,居然能在宣正帝变着法儿的打压下活到现在,还能调教出莫磐这样可人的少年,就足以说明他的惊才绝艳了。好在,天不负良人,看莫磐待他的模样儿,惠亲王爷还是有后福的。
唉,惠亲王爷的后福有了,就是不知道他所服侍的陛下的后福在哪里还有他老董,他是不是能有后福还是两说呢
董时敬一人独自站在大殿阴影里想着一些有的没的,一眨眼小半个时辰就过去了。
宣正帝给他出的题目挺难,倒不是题目出的偏了,相反,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可是,越是基础的东西,越难以出彩,也越考验一个人执笔的功力。宣正帝说看看他的火候,就真的出了一个体现一个人的读书功底是否扎实的题,直把莫磐考的冷汗直冒。
删删减减修修改改,直做了一个半时辰,莫磐才把文章写完,誊抄在新纸上,拿去给宣正帝看。
宣正帝已经养足了精神,正一边品茶一边跟惠慈大师磨牙呢。
莫磐有些气弱的将文章双手奉上。
宣正帝眼前一亮,接过纸张未看,先问他“写完了这么快”一个半时辰能写出什么文章出来到底年纪小,功底不扎实也是有的。
莫磐回道“回陛下,能写的学生尽写了,学生读书时间短,有些典籍还未精读,文章或许有些粗陋,陛下看了莫要笑话学生。”先打个预防针,您要是对我期许过高,看了文章再失望了,我可是不负责的。
宣正帝点点头,道声“无妨。”便开始翻看起莫磐做的文章起来。
一篇只有五百字左右的八股文,宣正帝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足足看了两刻钟之久。
看完之后,宣正帝有些沉默,他问莫磐“朕方才听你说,经义文章是你最不擅长的”
莫磐回道“是,学生于经义上下功夫最多,奈何资质欠缺,写出来的文章总是板正有余,润泽不足,读起来有如嚼棉花,枯燥无趣的紧。”
宣正帝点头道“你能说出这一番话,看来是得了高人指点。不过,你这文章也不是没有优点,灵活多变这一点就很好。罢了,你这文章,确实欠了些火候,这样,董时敬”
董时敬上前一步“在。”
宣正帝道“你送他出去的时候,顺道去趟文华殿,选aaaa这几套书教他带回去读吧。”
董时敬记下来,应道“是。”
又被送书的莫磐
难道,自己的经义真的有这么差劲吗那他的秋试是怎么过的
莫磐谢完恩后,惠慈大师见他脸上有些木木的,就猜他受打击了。
惠慈大师对宣正帝道“要我说,这四书五经读成这样也就差不多了,咱们这样的,难道,还真指望他去跟天下读书人一较高下不成再者,他娶了宁丫头,以后的前程可不在这京里呢,费这劳什子的劲读下来,没得荒废了光阴。倒不如,去练练拳脚烧好玻璃,这些还算有些用处。”
莫磐心下有些打鼓,他师父这是,就差没明说让他读兵书掌军权了,宣正帝会怎么想
宣正帝脸上不辩风雨,他淡淡道“拳脚功夫,强身健体也就罢了。京中富贵安乐,他要是能考取功名,在翰林院待上几年,日后朕再重用他,清贵又尊崇,不比跟你说的做个莽夫强你就是不愿意,朕也得替宁丫头着想呢,她是朕嫡亲的外甥孙女儿,朕断不会让她蒙羞的。小子,你说呢”
莫磐小心的觑了眼惠慈大师,宣正帝不悦道“你看你师父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