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东伦敦(3 / 4)

国人就会告诉你什么叫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玩不过的话,楚国商人也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政治经济

政治经济还不行的话,楚国商人们就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军事经济

一个被大楚帝国的全球经济体系里,定位为羊毛供应产地以及煤炭,铁矿供应产地的地方,你竟然敢大规模种植粮食,那简直是没把楚国人放在眼里

楚国人会分分钟换一个国王,如果还不行,那么外籍军团就会迅速登场,用枪炮告诉你这片土地,可以放牧养羊,可以挖矿,但他妈就是不能大规模的种植粮食

大楚帝国高层制定,关乎未来数百年的基本国策“全球经济一体化”可不是开玩笑的

楚国人根据各地区里的地理气候情况,推动当地的单一经济,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也可以在经济上深度绑定这些藩属国乃至行政令第,直辖领地。

这个基本国策,别说是藩属国了,就算是行政领地也必须高度配合,甚至直辖领地也得配合

当然,直辖领地的经济一体化推动,更多的是依靠政策上的引导,扶持,而不是依靠强制性的手段。

但是行政领地以及藩属国采取的是表面上不强制,实际上是强制性的经济一体化政策帝国根据全球情况,规划了你这片地方种棉花,那么你这地方就只能种植棉花为主,其他的可以种,但是棉花的种植占比一定要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这种全球经济一体化政策,对于大楚帝国本身而言自然是获得了大量的收益,各种农畜矿产等原材料陆续从各行政领地以及藩属国地区里产出,然后被帝国七亿人所用。

但是对于各藩属国而言,那么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比如英格兰王国从当地的农业条件而言,他们不应该缺粮的但是很不幸,承顺五十一年的今天里,英格兰王国的粮食自给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六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的粮食都需要依赖大楚帝国的全球经济体系里来进口,主要是从法国地区进口小麦,从非洲地区进口土豆。

而这些跨地区的粮食贸易,都是楚国商人所掌控的土着商人根本无法参与,怎么说呢。

比如法国当地的大贵族,他们产出了大量的粮食,但是除了在当地自行销售外,如果想要对外大规模销售,如果是卖到英伦地区来,那么就必须把粮食卖给楚国的粮食商人,他们自己是无法直接出口到英伦地区的。

至于理由,其实也很简单的他们运不出来

铁路是楚国人,轮船是楚国人的你想要把粮食运输到港口,然后装船运输到英伦,你这是把活跃在法国地区的楚国粮商是眼瞎的啊分分钟就给你使绊子了。

这其实都还是早期的手段,等到后面,欧洲地区里活跃的粮商们,更是集体找到欧洲巡抚请愿,要求禁制铁路以及轮船只能为楚国粮食企业粮食运输服务换句话说,不能为土着粮食商人运输服务。

欧洲巡抚是干啥的就是给这些商人们保驾护航的所以很快就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从承顺四十五年开始,欧洲地区里的铁路,轮船一律不得为非楚国粮食企业粮食运输服务。

所以,大楚帝国的粮食商人在欧洲,是完全掌控了欧洲地区的跨地区粮食贸易的,没土着商人什么事。

如此一来,一个地区里的粮食价格该多少,那基本上就是楚国人说了算为了更好的调控欧洲地区的各地粮食价格,大楚帝国粮食总公司欧洲分公司牵头,和二十多家欧洲地区里活跃的粮食公司组建了欧洲粮商协会,统一规划各地粮食价格呢。

说的好听是为了稳定粮价,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收割欧洲地区的财富

掌控藩属国里的粮食,布匹等核心民生物资的产出,运输,销售也是大楚帝国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特征

而这种经济一体化,给欧洲地区各国带来了千年来未有的剧烈变化至于对于当地人而言是好是坏就不好说了,你说不好吧欧洲地区的人口竟然在过去十年里有所增加,这对于楚国对外扩张的过程里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情况。

楚国人可不是什么善茬,楚国人去了美洲几十年,如今美洲可看不见什么土着了当地人口结构,和东亚本土没啥区别。

楚国人去了非洲详细的不好说,只能描述现在的结果,现在的非洲地区的人口,大概比二十年前要少了一半左右,并且还在以一种不正常的极端速度快速消失着在当代的非洲,你想要找到当地土着的自由民,那只能去非洲内陆地区去找了,沿海地区基本找不到

但是在欧洲当地人口没有大规模减少,反而还是有所增长,这事情一度被国内的报纸报道出来,引来一些不太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欧洲在经济一体化里经济定位的人,猛烈批判现任主持欧洲事务的参务大臣说他做事妇人之仁,然后叫嚷着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一个纯净的欧洲之类的话。

让好多人听了都无语尼玛,就因为在美洲和非洲干的比较狠,现在也就只剩下欧洲人以及少数西亚人,还有一些印度人了,你把人都杀光了,谁来种田挖矿伺候你这个楚国底层屌丝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