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从建设开始,虽然说是工业部所属的企业,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工业部直接投资,而是由辽东省工业厅以及河口工业处投资建设,督办级别不过从六品而已。
后来辽东河口机械公司发展壮大,员工数量突破千人,成为了农机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后,这家公司的规格有所提升为正六品。
三十年代后,该企业被划拨归属新成立的东北机械总公司管理,品级提升为正五品,变成了一家纯粹的工业部所属企业。
这种例子并不是特殊例子,而是属于普遍例子。
目前大楚帝国的官办企业,经过持续多年的改革之后,进行了多轮的整合,成立一些专门的大型总公司,同时还在三十年代撤销了各州府创办、管理官办企业的权限。
甚至各州府工业处在三十年代就已经被撤销,原有的工业管理职能和工商处进行合并,官办资产管理职能则是和财务处进行合并。
目前能够创办官办企业的机构,只有各省工业厅以及工业部
当然了,地方州府财务处,依旧可以以投资的名义进行投资占股,但是这种占股只享有分红权,不享有管理权。
大楚帝国的所有官办企业,甭管股东是工业部还是省工业厅,又或者是各州府财务处,又或者是京畿各部投资,这些资产的管理权一律归属工业部以及各省工业厅管辖。
同时各省工业厅,在业务上采取省巡抚衙门以及上级工业部双重管辖,而在关键的官办企业官员人员的任命上,只有工业部有这个权限、
省办企业,虽然这个企业的所有权算是你省里的,但是省办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却是由工业部直接任命,地方巡抚无权干涉。
为管理庞大无比的官方企业,帝国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一直都是在持续摸索并自我改进,如今这一套管理方案也是多年各方妥协下来的方案,不过也不是最终方案,因为帝国高层一直都对官办企业的管理模式在进行改变主要是官办企业时不时就出现诸多问题,导致问题出现比如某一家超大型官办企业经营不善,高层贪腐,鼠目寸光只为短期政绩,忽视长期发展等诸多问题。
每当出现一次问题,帝国高层就会这些官办企业进行一次调整
当年全面撤销地方州府工业处,就是因为当年陆续爆出来了地方州府官办企业存在大规模的亏损,贪腐,导致官方资产大量非法流失等问题。
一开始帝国高层也想了不少办法,通过限制权力,打击贪腐渎职等方式进行治理,后来发展实在管不了就当很多人暗自偷笑,以为帝国高层也不过如此,强龙不压地头蛇之类的时候,帝国高层直接来了一个一刀切,全面撤销了地方州府工业处
既然数量庞大的地方官办企业有顽疾治不好,那就干脆不治了,一股脑全塞进焚化炉里烧光了事
我治不了你,还杀不了你
然后,地方州府官办企业就彻底歇菜了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地方官办企业就被取缔倒闭,而是管辖权被移交给了各省工业厅或工业部直属,避免了来自地方州府衙门的直接干涉。
随后才出现大规模的清洗无数人头落地。
三十年代开始,帝国对官办企业持续进行改革,主要是进行各种合并,成立了各种大规模的总公司。
东北机械总公司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作为工业部直属的超大型企业,旗下拥有二十多家一级子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了三千万楚元之巨。
辽东河口机械公司,也只是他们公司旗下的一家普通子公司而已。
不过不管怎么说,辽东河口机械公司都是属于工业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其三名绝对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工业官员。
在正式场合里穿官服也很正常
而今天辽东河口机械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们严阵以待,自然是因为有大事发生。
在半个月前,他们就已经接到了来自总公司的统治,工业部右侍郎沈大人将会来东北视察各官办企业,而辽东河口机械公司就在视察范围之列。
工业部右侍郎来视察这对于辽东河口机械公司而言可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哪怕是他们最鼎盛的时候也没有获得这么高级别的官员来视察。
不说侍郎了,就算是工业部司长级别的高级官员也没来过啊,最近一次的高级官员视察,还是两个月前的工业部的创新司副司长。
而侍郎大人为什么会来视察
外人兴许不知道,但是河口机械公司的人很清楚,侍郎大人过来视察就是为了来看他们的煤气机的。
去年的时候,陛下一句要重视内燃机的研发和应用,帝国就迅速出台了扶持内燃机研究以及应用的诸多政策。
没多久工业部就下来来调研,然后选定了河口机械公司以及唐山机械公司,辽东机械公司这三家企业为内燃机重点扶持企业嗯,这三家企业也是之前少数在内燃机领域里投入重金进行研发,并获得一定成功的企业了。
比如辽东河口机械公司的四冲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