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重点布局安庐的新省城合肥的工业发展,通过承接应天府以及江南地区的一些工业转移来发展当地。
应天府以及江南地区的工业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这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在当地的一些企业成本上涨,而安庐地区本身就是劳动力输出省份,当地用工便宜,并且安庐本身也是一个大市场,就近在当地设立工厂的话,对于企业而言也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这也让安庐地区最近几年的工业发展有所增速。
不过罗志学最关注的并不是安庐巡抚衙门,围绕合肥打造新兴工业城市的路子。
这种所谓的新兴工业城市,重点城市战略在大楚帝国里已经太多了几乎每一个省都会想方设法发展工业,为此不惜通过搬迁省城,重点扶持一个城市等等。
在铁路时代到来后,过去十几年里为了经济发展而搬迁省城的省份,可不在少数安庐可不是唯一的一个。
东北辽东,省城从辽阳迁移到了沈阳、辽北的省城从吉林迁移到了长春,黑水的生产从双江城迁移到滨江哈尔滨,高丽半岛的东海省也从北部平壤迁移到了更南边的汉城。
江北的省城则是从淮安迁移到了徐州。
河南省府从开封迁郑州。
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里不算特殊,甚至都算得上普遍这说的还是省城,如果是府城以及县城那就更不用说了。
不少府县在开通铁路线的时候,因为原先的府城或县城远离铁路线,铁路总公司也不肯迁就,或者是其他发展因素的缘故,都搬迁过府城或县城。
安庐地区换个省会,在当代的大楚帝国里稀疏平常,甚至后续有必要的时候,也不是不可以再换一个
通过换省城的方式,用铁路进行更好的发展,这很正常。
对于安庐省而言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少最近这些年安庐地区的主要工业产值增加了不少,其中合肥的贡献值是非常大的。
可见搬迁省会,并重点扶持合肥的发展方式效果还是有
但还是那句话帝国不止安庐一个省,这么做的也不仅仅只有安庐,实际上大部分省份都这么干,而且干的比安庐还更好。
如此一对比之下,发展的还算不错的合肥在罗志学看来其实也就那样了。
他甚至翻看了一遍合肥当地的企业名单愣是没找出来一家自己熟悉的大企业的名字,这说明了合肥这么多年的发展,依旧没能培育出来一家具备全国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如今的安庐地区里,规模最大,产值最大的企业,依旧是淮南矿务公司,其次是铜陵矿务公司前者挖煤的,后者挖铜炼铜的
还别说,人家这两家矿务企业搞的挺好的,淮南矿务公司乃是帝国目前在长江流域地区里,最大的煤矿开采企业,不仅仅在淮南有大型煤矿,在其他地方也有不少的煤矿。
铜陵矿务公司名字虽然不起眼,但实际上却是帝国早中期里最重要的铜矿生产企业,其铜产量在承顺二十年的时候,足足占据了全国铜总产量的百分之二十三,不过近些年可就大幅度下降了。
其庞大的铜产量,不仅仅用来铸造数量庞大的铜币,更用来铸造各种青铜火炮。
哪怕到了现在随着各地的铜矿陆续被发现并开采,铜陵矿务公司的铜矿产量已经无法占据这么大的全国产量比例了,但是依旧不可小看
正是靠着这两家庞大的矿务企业,以及所带动的关联产业,安庐地区的工业产值才没那么难看,勉强保证了帝国诸多省份里中游的位置,要不然,分分钟沦为下游。
再不努力,都要被南边的广西给赶超了人家广西在帝国早期阶段,都还在忙着清剿各种乱七八糟的土司,哪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发展经济啊为了清剿土司,弹压动荡,帝国早年甚至都把广西的省会,从北边的桂林迁移到南边的南宁去不为别的,就为了更好,更近的打击各种土司力量。
打击完了各种土司后,这才开始搞经济发展发展速度也是中规中矩,谈不上多好,但是也算不上多差然而就是这么默默无闻的一路发展,不声不响就把经济总量提升到了帝国诸多省份里的中游水准,和安庐地区都差不多了。
这安庐好歹也是位于帝国腹地,长江两岸,隔壁就是京畿重地应天府呢,结果经济总量却是被传统意义上的南荒地区广西给即将赶超了
别看人家在西南边荒地带,但是最近这些年经济发展的其实很不错,稳扎稳打。
早些年广西巡抚地区的工业发展其实也不咋地,各种小打小闹,搞一搞各种乱七八糟的轻工业,小机械产业什么的,也没啥大企业,工业产品以对内销售为主。
但是人家也有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地理环境很适合甘蔗生长吗,由此发展出来了很不错的制糖糖工业。
而糖这东西,在古代就不说了,哪怕是在近代时期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宗货物,价格也不便宜,这种植甘蔗以及制糖都是很赚钱的行当。
广西巡抚那边下了狠心搞制糖工业以及甘蔗种植业,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