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的大名们玩过家家了。
等到后年就回归本土编入预备舰队里,同时接受维护保养或改装,同时完成船上水兵的新老替换。
等维护、改装、人员替换完毕能继续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说不准就会被派遣到印度洋舰队执勤了。
哪怕是一艘战舰,其活动性非常大,很少说会固定在某一个地方,某一支舰队里服役,不像是陆军那边编制基本固定。
没办法,这是因为大楚帝国的海军活动范围非常大,从北美洲西海岸再到非洲东海岸,都是大楚帝国海军的活动范围。
但是战舰的数量再多,那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说每个地方都派遣大量的战舰,只能是采取轮流派遣驻防,巡航的模式来彰显存在,保护沿途本土商船,侨民等。
而战舰服役航行几年后基本就需要进行一次耗时比较久的维护保养,同时战舰的水兵们也不可能一直在海外服役,需要不断的进行替换。
如此多限制下,大楚帝国海军就采取了这种行政编制和战斗编制分开,战舰采取按需派遣的模式。
多说一句,这是全球海军,再不济也得是大国海军才用得上的一种模式,对于小国海军而言,则是没这必要
就那几艘战舰,闭着眼都能数的清楚,用不着这么麻烦。
但是大楚帝国海军呢,他们仅仅是战列舰的数量就有八十多艘,巡洋舰有一百二十艘,而护卫舰更是有三百多艘
上述五百多艘战舰,还仅仅是远洋专业战舰,不包括浅水炮舰,近海巡逻舰这些次一级战舰,更没包括各种运输舰等辅助军舰。
全部算上来,那可就多了。
眼下来到巴达维亚港口外的第一特遣舰队,也只是大楚帝国海军实力里的一小部分而已。
于此同时,就在巽他海峡那边,还有一直规模同样不小的海军舰队,即第二特遣舰队正在掩护数千名陆军士兵度过巽他海峡,并登陆万丹呢。
而在后方,还有多支的规模小一些的舰队正在护送众多的运输船只往来本土以及新加坡和爪哇岛之间。
而在其他海域,同样还有大量大楚帝国海军的战舰在活动。
针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战争,对于大楚帝国海军而言,其实只是一场中小规模的战斗而已,为此调动的兵力也就一部分而已,远远谈不上调动大量主力的程度。
而在海军的护送下,陆军的第二十二军所属的第十四师里的八千多名士兵成功登陆了万丹地区后,就朝着巴达维亚港前进。
率领这八千多名陆军士兵的乃是第十四师师长万炳林陆军少将,他本来是率领第十四师驻防在苏门答腊岛的中西部地区,这一次为了攻打巴达维亚港以及攻占整个爪哇岛。
他奉命率军登陆爪哇岛,眼前的这八千多人只是他第十四师的一部分兵力而已,只有第五十二步兵团全部,第五十三步兵团的两个营,第十四炮兵的三个炮兵营以及两个辎重营。
后头还有七千多人的兵力将会乘坐第二批次的运输舰渡海抵达。
毕竟渡海远距离运输,除了人员以及骡马外,而且还是需要携带所有武器装备,尤其是数十门各种火炮渡海登陆,更要携带足够维持数月所需的粮草以及弹药,所需要的运力还是非常大的。
大楚帝方也不可能说为了一场行动,就拖延好几个月慢慢等待船只到位,只能是分成两个批次来进行运输了。
就这样,也是动员征用了不少在附近海域里活动的大楚帝国的普通商船,有西洋贸易公司的,也有大量的普通航运公司船只。
万炳林率军登陆了万丹后,留下了一个营驻防临时码头接应后续第二批兵力外,就亲自率领七千人主力持续前进。
不过他们所登陆的地方距离巴达维亚港也有三十多公里的距离,同时这破地方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很多地方甚至连成型的道路都没有。
在这种交通设施落后的热带岛屿进行远距离机动,一向来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更不要说他们还带着大批的火炮了。
那些一百一十五米毫米的野战炮和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弹炮,哪怕都是专门为了复杂地形作战而设计的轻量化火炮,但是也不轻,机动起来并不容易。
更别说还他们还带了一批专门攻城用的一百七十毫米短管榴弹炮,这玩意更不好机动。
这一路上,他们可以说是硬生生开辟了一条道路杀过来,沿途架设的临时桥梁就有大小二十多座。
区区三十多公里的路,他们足足花费了五天时间才抵达巴达维亚城外。
不过即便如此,万炳林也没有后悔当初的远距离登陆的选择当初为了避免荷兰人发现己方登陆后,跑出来对登陆中的己方进行滩头拦截,陆军方面选择了比较谨慎的远距离登陆。
左右不过是浪费几天时间而已。
如果只是为了节省几天时间,就跑到人家荷兰人眼皮子底下登陆,万一他们拉着火炮出来对着正在登陆对己方来一阵炮击,岂不是要遭到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