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就是它,立刻买它(3 / 4)

依赖就更加严重了。

不过这种后勤依赖也不算太大的缺点,毕竟如今大楚帝国里的军用物资,很多对后勤依赖都挺大的。

最为显着的就是榴弹了,这玩意可没办法通过缴获或者是前线简单加工就能够搞出来的,如今楚军里使用的榴弹弹壳,那可都是使用特殊配方的铁碳合金材料嗯,也就是钢材。

不仅仅材料不好搞,而且加工也很麻烦,因为要对钢材料的弹壳进行预制破片加工,这对加工能力要求非常高的,手工作坊根本无法大量生产。

而只有这样搞出来的榴弹,其弹壳才能够承受足够大的膛压,同时尽可能的把弹壳做的更薄进而装进去更多的炸药以及钢珠,从而增加杀伤力。

要不然的话,那么搞出来的榴弹就可能和之前明王朝新军、东掳人以及现在的欧洲人们搞出来的榴弹一样,承受膛压能力差导致射程近,精度差,又因为装药少导致爆炸威力小,还因为缺乏预制破片,杀伤范围也小。

这种还停留在引火绳榴弹时期的榴弹,并不具备太大的实战价值。

但是楚军的这种高技术榴弹,也就只有国内的一些兵工厂能够生产,然后运输到海外去作战。

除了榴弹外,还有其他很多东西都是需要从本土运输过去的。

甚至人员吃的各种罐头,骡马吃的各种加工后的饲料,帐篷被服,药物等等。

其实一直军队的装备越好,战斗力越高,其实对后勤的依赖也就越高。

这一点不仅仅是楚军如此,对于其他军队而言也是同样如此。

楚军的后勤依赖本来就挺严重的了,如今加个对后勤也依赖比较大的击发枪,也不算什么大事。

相对于这些后勤依赖,击发枪本身所带来的各种优势更大,尤其是那百分之九十九多的击发率,足以让军方将领放弃一切顾虑了。

金陵枪械研究所的多次击发枪的实弹测试报告,随着陆军军械部的研究报告一起被呈送了上来。

罗志学看了后直接批示,要加大力度研究、生产新式击发枪、改装现有燧发枪,以便让帝国将士们用上最好的武器。

有了罗志学的首肯后,陆军也是迅速行动了起来,直接对各大武器公司都下发了招标通知,要求各大武器公司根据金陵枪械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展开全新,可量产的新式击发枪的设计方案。

而且不是一种,而是好几种,仅仅是步枪就有较长长度,注重刺刀拼杀的陆军通用版;

针对沿海,热带雨林等地区,要求耐盐抗腐蚀的热带版;

针对寒冷地区,要求在极寒条件下依旧可以使用的北方版;

骑兵使用,枪管较短的骑兵版;

没办法,楚军的部署从北极到赤道,从沙漠地形到热带雨林地形,从高山到沿海全都有,而以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很难说在同一款步枪下就满足上述所有要求的,因此军方干脆是拆分要求,根据气候和地理位置的不同需求,招标不同需求的枪械。

除了步枪外,还有手枪,这手枪的型号也分军官手枪,普通手枪,骑兵手枪等。

仅仅是第一批招标的枪支,就足足有十多个分类型号。

各武器公司可根据自己的技术储备,优势选择其中一项或多项进行针对性研发,最终参加军方的招标。

除了招标新式击发枪外,军械部方面还让金陵枪械研究所那边,把原型枪上的击发机构移植到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上,然后搞出来一个二十二年式击发枪。

这玩意除了枪机是新设计的击发枪机,其他的都是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的基本结构,一看就知道是纯粹的过渡产物。

毕竟新式的击发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搞出来,总不能新击发枪研发出来之前,就直接停产不生产各类枪械不是,这军方每年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各种枪械进行替换,补充的。

但是继续生产燧发枪也很不妥当,因此军方就搞出来了一个过渡方案来,以正在生产的十三年式系列步枪为基础,换用新式击发枪机后,直接搞了个二十二年式击发枪出来。

而这个过渡方案还可以和改装枪械方案高度一致。

因为预计对现有燧发枪进行改装的方案,也是采用金陵枪械研究所的试验枪机方案,怎么说呢,其实金陵枪械研究所里的试验样枪,就是从十三年式燧发枪里改装而来的。

直接按照试验样枪对现有燧发枪进行改装的话,技术简单,成本低。

为此,陆军直接套用了这一方案,也对现有步枪的改装进行了招标,准备近期内对现有的,超过百万支的十三年式系列步枪陆续进行改装。

从十三年式系列燧发枪改进来的击发枪,直接和新生产的二十二年式系列击发枪用同样的编号,毕竟这两者之间一摸一样,没啥区别。

不过早已经退居二线,目前只在丙等守备部队,民兵等部队里服役的二年式系列燧发枪则是不再进行改装,这些枪械早已经停产多年,其中最晚出厂的二年式系列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