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会的还真想不起来。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
但是这影响也不大,罗志学给大楚帝国带来的并不是些许来自后世的知识其实很多东西知道了,如果没有大量的技术人员继续专研,知道一些乱七八糟的理论知识也没啥用。
罗志学给大楚帝国带来的,更多的还是风气上的变化。
尤其是给权贵阶层,乃至扩大道整个读书人阶层一个新的认知,那就是想要当官,想要做生意发财。
光靠八股文还不够,得学会数理化
这些观念上的改变,远远比罗志学亲自教出来一堆所谓的学生更加重要。
人嘛,都是这样的,觉得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去学习,去专研。
而当琢磨数理化的人多了之后,那么就能够产生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多了那么各项技术,尤其是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科学技术的进步,只靠罗志学一个人是不行的,需要靠数量庞大的研究人员一起共同努力。
就和蒸汽机项目一样光靠罗志学一个人,琢磨久一些,依靠罗志学那常识水准的设计能力,他也能够给你画出来设计图纸来。
但是想要造出来,他就无能为力了
想要造出来,需要合格的材料以及加工工艺。
材料这东西很难搞的,如果不是专业出身的人记清楚了配方,那么就只能一遍一遍的进行试验,进而寻找出来性能合格的材料。
而试验是需要金钱已经人员的。
金钱可以解决,但是数量庞大的基础研究人员就不好搞了。
至少不是罗志学带着几个学生就能够搞出来的。
所以从一开始,罗志学就没有自己变成科学家搞发明创造的想法他要做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现代科学学习和研究以及应用的社会氛围。
剩下的,交给大楚帝国的一亿多国民就行了。
这么多人,又大规模推行基础教育,总能冒出来一堆天才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群普通天才里,总能冒出来那么几个顶级天才,直接带动大楚帝国基础科学的发展进步的。
为此,罗志学不惜改革教育、改革科举,直接从源头上改变了人们学习的科目内容,用一种完全不讲道理,甚至野蛮的方式强行推广数理化。
更有意思的是效果还极好
而且也没有遭到太多人的反对,哪怕是一些老顽固们对数理化有所排斥,叫嚷着只读圣贤书,但是这些老顽固们,依旧会把自家子弟送进新式的学校学习数理化
不为别的,学了数理化才能参加科举,参加了科举才能当官。
不说当官了,就算是不当官,但是想要在外面混的好,那也得一个过得去的学历啊,不学数理化,那就是个文盲,更别说获得学历了。
罗志学很怀疑,如果有一天他要是说太监才能当官,这天底下恐怕要一夜之间多出来数百万计的太监来
这充分证明了,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什么才能让日子过的更好。
以前只学个八股文就行了。
现在呢,八股文还是要学嗯,时文依旧是科举考试里的重头戏,就和后世高考的语文一样,依旧是大分项目。
怎么说呢,读书认字写文章,这是基操连个公文你都不能读写,还混个屁的官场啊
但是数理化也不能落下,连基本的一些科学常识都不懂,那就是只会写文章的大傻子,当官就是害人害己。
换句话说,大楚帝国对官员的选拔标准是要能写一手好文章,同时还要能懂数理化的复合型人才
这也搞的大楚帝国的学子们,学业是越来越繁重了。
很多学校里的年轻学子们,基本都是清晨背四书五经,上午学数学,下午学物理化学,晚上各种刷题
而且一个比一个拼,你挑灯夜读,我就来通宵刷题你走路看书,我拉屎背数学公式。
华夏的学子们,一向来都是很卷的
这卷着卷着,大楚帝国的社会里自然也就出现了一批精通数理化的人才了,这人才有了,科学基础的研发自然也就上来了。
这也是大楚帝国最近两年科学基础的研究连续获得比较大的突破的缘故,工业发展也连续获得突破,各种新式工业产品涌现的缘故。
早些年的时候,大楚帝国的新式教育都是在打基础的阶段,而所谓的工业也只局限在国防工业以及棉纺产业里。
并且当时的工业发展,主要还是依托传统手段培养出来的工匠以及少数接触了西式学科的人才。
而大楚帝国自身大量培养的人才,是在统一了国内后才逐步大量出现。
毕竟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而人才的裂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能够在十几年时间里,弄出这么多科研人才来,罗志学已经是很欣慰了。
也没枉费他高喊想要出人头地,就学好数理化这么多年。,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